这位余姑娘虽说是买田要行商,但却实实在在是在救他们这些遭了灾的百姓。
“您谬赞了。”余娇没觉得自己是在做善事,不过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罢了,如此一来,用来舍粥救济难民的粮食可以省去一笔,换成雇工契上的口粮。
施舍赠予,听上去高光亮洁,可有太多弊端,还是那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人群搡挤得厉害,余娇出声提醒道,“大家不用着急,排成长队,挨个轮流签订买卖田契和雇工契,今日办不完,还有明日后日,都能轮到的。”
闻声,院里的人都规规矩矩的往后退,排起长队来。
先前出声的壮汉站在最前面,余娇让伙计搬了个凳子,让壮汉坐下,先是签了田契,后又拿出雇工契,让汉子摁了手印。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敲门声,一个穿着蓝布衫的中年男子并一个衙差进了院子。
见有官差过来,院内众人都噤了声,担心官差此时上门,是要来搅黄买卖田地之事。
蓝布衫的中年男人一眼就看见坐在桌前的余娇,他越过院子里乌泱泱的百姓,走到余娇跟前,拱手施礼,脸上堆着笑容,口吻和气的道,“余姑娘,在下是沚淓县县衙的主簿,姓吴。”
余娇站起身,客气的唤了一声,“吴主簿。”
吴主簿笑着道,“邵县令听闻姑娘要买卖田地,特命我来给姑娘立契,登造契册。”
余娇并无意外,她昨日让伙计去了趟县衙,问询了大量过户田契以及雇工契在官府留存等相关事宜,今日这吴主簿主动上门来,怕是邵家担心得罪了顾韫,这才刻意行方便,讨好于她。
这样的便利不用白不用,她笑着道,“那就有劳吴主簿了。”
让伙计去屋中又搬了一张椅子,吴主簿也在桌案旁坐了下来,跟着他一同过来的衙差将带来的书笼放在了桌上。
吴主簿一一拿出纸笔,以及立契的衙门官印等物件,放在了桌上。
“那咱们便继续吧,有吴主簿在,也省了诸位再与我跑一趟衙门。”余娇看向院中众人出声道。
往常买卖田地都是自个儿往衙门跑,还是余姑娘厉害,衙门的人亲自上门来帮他们立契,众人心中愈发放心,都安静的等待着。www.
余娇与签好了田契和雇工契的壮汉道,“肥田一亩四两,薄田二两,共是四十两,工钱因与收成挂钩,一年结算一次,口粮先发一个月的。”
壮汉连忙点头。
一旁的余茯苓从钱箱里数出四十两银钱,递与了壮汉,后面的人看见银子眼睛亮了起来,都有些艳羡。
壮汉也喜得合不拢嘴,接过银子,他用牙口咬了咬,才塞进了怀中。
余娇将签好的契纸递给吴主簿,吴主簿看过后,摁下官印,执笔在册上留存。
后面的人都有些迫不及待,排在壮汉身后的是个黑黑胖胖的妇人,手中牵着个男娃,男娃面黄肌瘦。
她看着余娇道,语气有些生硬的道,“余姑娘,我男人死了,家里有三亩地,带着个七岁男娃,你看我能签这个雇工契吗?您别看我是个女人,力气也不比他们男人差的!”
余娇看了看男童,瘦小得可怜,看不出已有七岁。
她微笑着对妇人道,“妇人一年的口粮是二石,孩子一石,换成田地刚好的是三亩地左右,能签的。”
妇人紧绷的脸放松下来,在田契和雇工契上摁下手印,领了卖田的银子和一月的口粮,妇人摸了摸她儿子的头,红着眼道,“这下有东西吃了。”
男童看着粮袋,眼睛有些放光,咽了咽口水,“娘,我饿。”
“回家娘就给你做饭。”妇人慈爱道。
妇人又看向余娇,感激的朝她弯腰鞠了一躬,保证道,“余姑娘,我一定好好干,不会比男人干的活少的。”
余娇弯了弯唇角,露出一个干净温暖的笑容。
妇人牵着孩童离去,排在后面的人继续报上田产、人口、劳力,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符合条件的签订雇工契,不符合条件,没能签雇工契的人虽神情失望,但也不会纠缠。
一直忙活到中午,院中还有许多人排着长队,余茯苓准备了饭菜,因她和余娇都是女子,故在前厅摆了一桌饭菜,请了吴主簿和那衙差去用饭。
她和余娇以及伙计们,又在院中忙活着,给院中排队的百姓分发了饭菜,每人一份,才回了后院吃饭。
院中的人没想到他们也能吃上饭,一个个端着饭菜蹲在院子里,心里愈发感激余娇。
前厅用饭的吴主簿听了这事儿,不免若有所思。
衙差则感慨道,“这余姑娘还真是个大善人啊。”
“此女子不可小觑,恐所图甚大。”吴主簿则低声道。
“您这话怎么说?”衙差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