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护国公纵马来到时,便见燕回声正撤回剑,周身无损伤。 他松了一口气,颇为欣慰,“殿下英姿,老臣老矣,刀生锈了,人也慢了。” 燕回声淡笑,“有老国公坐镇后方,孤才安心上阵,老国公千万不要妄自菲保今日也不算全无收获。” “是,今日毁了大魏两门攻城炮,是一大收获。”老护国公看着羌黎城的城墙上其中一道人影,摇摇头,“这大魏的二皇子元辰,不及大魏太子元照远矣。” 最差劲的,不是元辰的高手不多,而是他的那批高手,没救贺兰英。心胸狭隘,损失一员大将。 要知道,老护国公这些日子以来与贺兰英交战,虽然贺兰英连失六城,但老国公觉得,这个年轻的贺兰家的小将,还是有几分能耐的,他今日本不必死,是为了不让两门被毁了的攻城炮落入大梁手里,拿去被研究,才死命毁了攻城炮,而他自己,也跟着丢命在了战场上。 他连失六城,都没死战到底,反而是为两门攻城炮,丢了命。 羌黎城城墙上的那位二殿下,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始终没下城墙,而他的人,也没想到彻底毁了攻城炮,不落入大梁手里,贺兰英的人拼死毁了攻城炮,他的人也没救贺兰英。 “就是十分可惜,没能弄回一门攻城炮研究。”燕回声亲手杀的贺兰英,清楚地看到他闭眼的那一刻,十分的不甘心,似乎也没想到,自己就这么死了,听说他是元照的人,今日若是元照在,他死不了。 “可惜是可惜,但大魏的人,不可能让我们得到攻城炮,今日先这样吧!休整一番,夜里我们再攻城。”老护国公道。 他若瞒而不报,那才是危害大魏。 大梁鸣金收兵,清理战场,连炸飞的攻城炮碎屑也一并收缴了。 不是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今日一战他看明白了,他不是燕回声与老护国公的对手,两门攻城炮,一战就被毁掉,又折损了上万人马,他手里的兵力本就不及大梁,怕是守不住这羌黎城。 当日夜,大梁休整后,又发起了攻城,元辰咬牙带着大魏士兵,奋力抵抗,没了攻城炮的加持,双方高手较量,双方士兵们较量,兵器较量,血光冲天。 于是,元辰咬着牙,去写了两份战报,派人八百里加急,一份送往大魏王都,一份送往南楚。 元辰没想到他出师第一回直面战场,不止没赚到丝毫益处,反而折损了两门重器攻城炮。 元辰道:“本殿不是泄气守不住羌黎城,而是泄气,本殿不及太子,失了这次的机会,往后再没机会了。” 为首之人垂首请罪,“殿下,救不了,当时情形,您也看到了,若回救贺兰小将军,我们便要折损大半人数。” 送走战报后,元辰站在桌前,神色变幻,许久,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三日后,城门终究被破,元辰咬牙带着兵马撤出羌黎城,退到奉还城。 大梁士兵的士气,因为大梁储君的威望在,老护国公的威望在,空前绝后。大魏连败数仗,连失六城,而他们的二殿下元辰,在大魏没多少威望,不能够十分鼓舞大魏士兵的士气,是以,今日又败了。 燕回声点头。 两名幕僚与副将闻言都沉默了,他们是元辰的人,自然希望二殿下登顶御极,但确实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战,通过今日来看,他们胜不了。 身侧两名幕僚与副将都看着他,“二殿下,您别泄气,我们还没到守不住羌黎城的地步。” 这是他做出亲手给元照送战报的决定时,便想到的事儿。这些年,他一直有野心,不服气,想拉元照下马,但一直被他压制着,无法冒头,如今,他得了三十万兵马的虎符和兵权,是他的机会,但今日却发现,自己攥不住这个机会,才是让人最泄气的。 他阴沉着脸吩咐,“清扫战场,清点人数,本殿去给父皇写战报。” 元辰十分不想承认,他不如元照,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从小就没元照聪明有天赋,也不及他受信任宠爱,元照什么都有,得天独厚,若今日是他对上燕回声,燕回声不一定能毁了两门攻城炮。 毕竟,元照身边高手如云,不说他自己的暗卫,就说他的准太子妃,一个毒医门,便足以震慑无数人。 元辰闭了闭眼,“本殿遇到的人是燕回声,大梁太子燕回声,即便是父皇来,他也护不住这两门攻城炮。除非……”,他咬牙道:“太子来。” 真实情况是,当时情形,他是想毁来着,但没敢。贺兰英可以毁,他家二殿下不能。 为首之人再度请罪,“属下以为,若是拼死,兴许能护回攻城炮,毕竟,攻城炮是重器,殿下您在陛下面前下了保证,护好攻城炮,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毁。” 这一战十分关键,没能胜,那么接下来,他们只有守,没有胜的机会了。 他阴沉着脸看着城下大梁收兵,大梁士兵清扫战场,将贺兰英的尸体一并带走了,他对寻影卫为首之人质问:“为何不救贺兰英?” 元辰自然也看到了,他厉声问:“那为何不毁攻城炮?” 为救他一个败兵之将,而折损自己这边大批人手,他认为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