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二百八十三章 透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八十三章 透露(1 / 2)

谢文载说起自己从镇国公府听来的消息,不由唏嘘:“谁能想到呢?太后娘娘当年封宫不出,原来是为了保护吴家的遗孤!”

海西崖也忍不住感叹:“谁都想不到吧?我记得刚听说消息的时候,老曹还抱怨过……”

当初坤宁宫大火与吴家蒙难的消息传到肃州,已经是事情发生的半年后了,因此连周太后封宫的传闻,周家驻守在各个边城的子弟,也都听说了。曹耕云初听闻的时候,就有些忍不住气,跟身边的人抱怨过几句。

他认为皇帝明显偏宠孙家,许多做法十分过分,若太后能开口管一管,皇帝多少还有些顾忌,不敢做得太出格。可太后关起门来袖手旁观,皇帝与孙家就越发没有了约束。她自己是能过清闲日子了,却叫朝野间被孙家迫害的人怎么办呢?他们想要求助,都找不到门路呀!

曹耕云这话怨气是大了些,可当时同样被流放到边城的吴门故生们并非只有他一人是这么想的。大家心里都觉得,哪怕周太后并非皇帝生母,又与皇帝关系不佳,可只要皇帝还想要孝顺的名声,就不能完全视太后于无物,对于太后的言行态度,还是会有所顾及的。若是太后愿意管一管皇帝,皇帝对孙家怎么也不能偏心得太过分了。那么朝中的忠臣清流们,就有了喘息之机。

可要是连太后都封宫自闭,不再干涉前朝后宫事务,那叫不愿意攀附孙家的忠臣清流们如何是好呢?

一众被流放的吴门故生们一时间怨气冲天,还是谢文载劝得他们冷静下来。

他们太为难周太后了。皇帝登基后,对周太后与周家的态度已大不如前。倘若太后说话管用,吴皇后所生的嫡皇子早就立储了,又怎会母子双双惨死于坤宁宫大火,皇帝还没有严查真凶的意思,反而拿一句“天干物燥引发大火”的结论就搪塞过去了呢?这位皇帝虽然也在乎名声,可孙家当权后清洗了御史台,又控制了记起居注的官员,他再立个孝顺的皇子做储君,保住身后名,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周太后虽然贵为太后,但她并无子女,又与皇帝感情不深。当周家本就因为手握西北边军兵权而遭受皇帝猜忌的时候,周太后为了家族考虑,在外甥女吴皇后死后暂避孙家锋芒,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周家坐镇西北,素来只守国土,不涉朝政,前朝后宫的吴孙之争,与周家又有什么关系呢?哪怕吴皇后是周家外孙女,她所代表的,也不是西北的利益。

周家只要把西北边疆守好就行了。

周太后只要稳住周家在西北的兵权与地位就行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吴门故生接受了周太后封宫自闭的决定,万万没想到,周太后这么做,目的竟是为了保护吴家的两个遗孤。

海西崖长叹了一声,问谢文载:“等老曹回来了,你要不要把这事儿告诉他?省得他心里一直想不开。”

谢文载苦笑:“这事儿不好让太多人知道的。吴家遗孤幸存的消息,在京中至今还是隐密,没多少人知道。就算他们如今已经到了长安,消息也不好走漏得太快。孙家很可能还会往长安城里安插人手,为了吴家两个孩子的安危着想,咱们还是先保密的好。”

若不是为了保密,承恩侯府又何须如此小心翼翼地让世子夫人带着两个孩子打掩护,再添一个杜祺做第二层掩护,才把吴家三人一路秘密送到长安城?他们也是担心消息走漏,孙家会派人前来伤害两个孩子呀!

海西崖就有些不明白了:“皇上已经下旨追封了吴文安公,又赦免了流放的吴门故生,在朝中重新起用吴家的亲朋故旧。孙家人当初都没能拦下皇上的旨意,难道如今还要伤害吴家遗孤么?这两个孩子又能碍着他们什么?!”

“归夫人说这是孙贵妃的意思。”谢文载顿了一顿,“皇帝刚刚下旨追封吴文安公的时候,归夫人曾经向太后请命,想带着女儿出宫回府度日。虽说吴家府第已被烧毁,但原址尚在,花点钱重建房舍便好。可太后考虑再三,还是驳了回去。因为六皇子死得有些不明不白,孙贵妃成天疑神疑鬼的,认为是吴家人在报复,又疑心慈宁宫参与其中。原本吴家人已死绝,太后能忍让多年,就没理由伤害唯一的皇嗣,六皇子的死不可能与太后有关。可若是孙家知道吴家幸存的三人一直住在慈宁宫,这事儿就不好解释了。”

事实上,周太后疑心孙贵妃很可能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才会屡屡针对自己,针对许贤妃,还有宫外的承恩侯府。承恩侯府去年有过几次深夜来客,虽然每次都停留不久就被护院们发现驱离了,可谁也没办法担保他们没发现住在府中的吴家人。

因此周太后才会急着让弟弟承恩侯把吴家人送往长安,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她身体不好的缘故。也正因为吴家人没办法证明自己在六皇子之死这件事上的清白,周太后无法求得皇帝的恩典,她才只好求助于娘家人。天底下除了周家所在的西北,原也没有地方能庇护这两个孩子了。

海西崖听得眉头紧锁:“六皇子的死……不可能与吴家人有关吧?他们住在慈宁宫,本就是瞒着外界的,岂有随便在宫中乱走的道理?况且吴家兄妹都还是孩子,在六皇子夭折那年,他们年纪更小,又怎会生出害人的心思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