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听后高兴地笑着点头,孩子们聪敏,她是很欣慰的。
俩母女说了会儿家长里短,邓夫人帮着邓氏将院子里里外外清洁了一遍才离开。
因着下午已没有什么人过来,酉时,李诸则让裴绿将铺子关了,清点店铺的货物及清算帐款。
李诸想着不久就由裴翠及裴绿俩人自己做这些事物,心里有点后悔,之前在权哥家教算数时,怎么没给这俩人也教上?
李诸当着俩人的面做了一次,俩人看得云里雾里,李诸心里叹了口气,道:“以后铺子里没有人的时候,我教你们算数。这计帐法,权哥及慕哥说比他们往日用的好些。你们学学也没有坏处。”
裴翠及裴绿之前在李权处就有听闻,自家主子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算帐方式,听后眼前一亮,欲跪下拜谢。李诸让过,道:“不需要的,只要你们一心为咱们李家就行了,不需要这些虚礼的。对了,以后你们俩叫我李叔吧,我家的孩子们,你们都直呼他们的名字。咱们都是一般人,与那些高门大户没法比。”
裴翠及裴绿听后都摇头,没有应承下来。李诸看俩人的表情,退一步道:“这样吧,也不要叫主人,就老爷、小姐、少爷吧。”俩兄弟听后忙应下,就怕李诸反悔一样。
李诸又交待裴翠及裴绿,明日教俩人做豆浆、染布,俩人轮着学这些东西。俩人都很高兴、一个劲地点头应下。
因着在海边,滨滨吵着要早起跑步看海,李海哥仨及邓炽听后也闹着要一起,李诸当然是同意了。
第二日,天未亮,李诸将李海哥仨及邓炽都叫了起来晨步。李诸想着昨日滨滨说想看海,又不舍得将滨滨闹醒,便用张布将滨滨包好背上,打算太阳升起再叫醒滨滨。
裴翠及裴绿也一早起来了,邓氏一边做事。一边指挥着俩兄弟帮忙,都是做惯事的,且事物轻巧,量不大,俩人做起来一板一眼。
晨曦中的大海,异常平静,只留下船过处的波涛,逐渐扩散,再归于平静。依旧无痕。李诸、李海哥仨及邓炽,在海边跑步。心情比往日都要舒畅。
天蒙蒙亮。李诸将滨滨摇醒。只见流云浮动,光影迷离,一切突然变得异常清晰。东边日出,西边雨。忽晴忽雨,变幻无穷,宛若瞬间射出万道金光,众人心灵宛若被洗涤一般,胸开心阔。李诸感慨道:“仁者乐山,智都乐海,是由原由的。”
看过海上日出,众人相携回铺子。
至店铺,李诸看裴翠及裴绿忙得过来。便与孩子们一起回后院,帮邓氏收拾。邓氏奇怪地问道:“你不出去帮忙?”
李诸摇头,答非所问地问道:“做豆浆这俩人学得怎么样了?”
邓氏笑道:“还行,也是聪明的。”
李诸满意地笑道:“这就好。我打算教会他们算数、染布、打红结之后,咱们就回村里。货都是权哥及慕哥帮我们拿的。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以后不出去帮忙了,你也别去。铺子里面的事就让他们自己适应,以后都是他们看着的。”
邓氏听后点点头。滨滨略有些不放心,整日不时地窜到后院通往铺子的门张望俩哥俩。
李诸看自家染布的生意不错,未出去帮忙,在后院帮着邓氏染布。邓氏又岂会让李诸帮忙,笑道:“这里我一个人都忙得过来,这可是要慢工的活计。你去陪孩子们看书,到时辰你做饭就行了,别在这碍着了。”
李诸看染布确实是慢活,也不矫情,拿着本书与孩子们一起看书。
日子在众人写意的生活中渡过。木师傅、李权、李慕、邓举人一家,因着有马车,也便处,时不时过来看看,每次都是赞不绝口。
邓举人心里仍存有留下李海在镇上读书的想法,时不时向邓氏提一下,每次都是不欢而回。渐渐,邓氏也习惯了邓举人的这一习惯,她心态摆正、态度坚决,也不与邓举人致气,但每每被问起都是反对。邓举人也试过问李诸,李诸一推三五六,说这个要看邓氏的意见,将邓举人气得吹鼻子瞪眼。
不过邓举人气归气,每周都会过来考较孩子们的读书情况。
这日,李慕带来了个好消息,裴蓝醒了。这令裴翠及裴绿都喜极而泣。
李慕道:“醒是醒了,有点呆呆的样子。孩子挺过来,想通了就是好事。”
李诸听后很高兴,主动提出休息三天,回村里。裴翠及裴绿高兴地直道谢。
给众人的礼物在李权家就收拾了,虽然是回村里的家,但这里也是家,故没有什么可收拾的。裴翠及裴绿未回过村上,都带了件换洗的衣服。
众人一早做着牛车回李家村。李诸特意绕到邓举人家、木师傅的铺子、李权及李慕的铺子,向众人一一道别。
木师傅直夸李诸做事稳妥,送了他一张小木登子及小桌子,笑着说:“这个是用剩下的木料,刚打磨好的,滨滨长身量了,可以自己吃饭了,有自己的桌子、凳子比较方便,且孩子识字,你们的桌子也不方便她练字,这个刚好。”
李诸及邓氏看着小桌子、小凳子的,形样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