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 / 4)

外企的年会是个开心的日子,大奖、游戏、丰盛的晚宴,甚至还可以捉弄那些平常高高在上的老板,而不至于引起他们的不快:有也得忍着,因为这是个节日。

斯泰尔斯公司今年的年会跟往年更不相同,原因是全球CEO肖恩?霍克亲自参加。

“侬好!”像极了美国财长保尔森的霍克用刚学会的上海话向大家问好,下面立刻爆发一阵哄笑,霍克也笑了起来,白种人稍微一激动,脸显得就特别的红。他有理由开心的大笑,今年公司在中国的销售突破了20亿。过去,中国市场对总部来说,只是个区域性市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带有战略布局的味道,但也仅仅停留在投石问路的阶段。好比站在上海看西安市场,固然觉得潜力巨大,但还不至于关系到公司的整体布局。从2000年以来,中国市场的变化开始让总部坐不住了,每年30%-40%左右的增长速度足以让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不敢小觑。对某些公司来说,中国,与其说是个市场,不如说是全球业绩的遮羞布。

简单的寒暄之后,肖恩?霍克说,“在斯泰尔斯公司的销售额的图表上,我们好久都没有看到过一排向右渐次增高的柱子了,这排柱子就在中国。去年,中国地区的销售增长排名全球第一,我代表公司的董事会向各位中国同事表示我们的谢意。为了保持这种增长的良好势头,我们将要强化中国区的组织架构,把它提升到‘大中华’的层面,突出其在全球架构中的重要地位。”“大中华”的英文是Greater China,霍克一语双关地说,“中国市场不仅要great, greater,更要 greatest!让我们为这一天的到来举杯!”

配合着激昂的音乐和众人的掌声,霍克举起了酒杯,会场一片沸腾,中国式的干杯是通过酒杯敲桌子的方式来进行的,顿时,哐啷哐啷响成一片。这些人中,有个人的笑显得有些机械,因为就他的位子来说,应该笑得更持久、更热烈一点的。他就是中国区总经理,上海人袁克敏。

袁克敏在2001年斯泰尔斯成立中国区时加入的。此前,他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专门经销各类日化产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当年到中国投石问路的斯泰尔斯公司高级副总裁、国际业务部总监中国通白乐年认识了,后者非常赏识袁克敏豪爽的性格和敏锐的商业感觉,以及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于是,在白乐年的游说下,袁克敏加入了斯泰尔斯,坐上了中国区总经理的交椅。

中国区刚成立那几年,袁克敏顺风顺水,总部要资源给资源,要政策给政策,而且美国派过来的老外也不多,就算有,也基本上是生产方面的管理人员,从不对袁克敏指手画脚。管理团队的组建方面,美国总部也充分放权,于是袁克敏大量引入本土管理人员,也从其他外企挖了一些职业经理人过来,其中就有威廉?贺和肖兵等人,短短几年,一个袁家班就在斯泰尔斯中国风生水起了。

但袁克敏的弱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他的英文一般,没有海外留学、工作的经验,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国际化背景不足,无法跟美国总部的高层充分沟通。好在美国总部有白乐年罩着,一些重要的报告也都由下面的助理根据他的意思来写,加上中国市场那时候还没有到引起足够重视的程度,因此,几年下来,总部对他的评价还是非常积极的,亚太区也不大来找他的麻烦。2003年,斯泰尔斯中国的销量突破10亿的时候,肖恩?霍克专门到中国来给袁克敏颁奖,也就从那时开始,美国总部开始重视起中国市场,亚太区对中国区的关心也开始增多,不断地要求中国区提供这样那样的分析报告和报表。袁克敏在中国纵浪大化的日子开始举步维艰了。

由于是年会,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穿便装,越随意越好。袁克敏今天穿了件宝蓝色的唐装,色彩非常艳,包裹着他瘦削的身体。冷色调的服装反而更烘托了他心事重重的脸,他每一次的笑容,都只停留在嘴巴的抽动上,眼角上却没有一丝的反应。

而他不得不陪同着霍克到每一桌敬酒,而后者的兴致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霍克兴奋地与每个女同事拥抱,大有一日阅尽长安花的架势。

好容易找了个间隙,在霍克还在花丛中留连的时候,袁克敏把陪同肖恩?霍克来到中国的白乐年拉到一边,悄悄地问道,“老白,你估计下中国区的组织架构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跟白乐年不同一般的关系,所以袁克敏直奔主题就来了。

白乐年轻轻地呷了一口杯中的红酒,眼睛却看着黄浦江。此时,华灯如注,铺满了整个黄浦江,对岸外滩的那些高大的建筑物上闪动的霓虹灯,把老头的脸一会儿明,一会儿暗地点染着。从浦东的这间餐厅里望去,正好可以看到来往的游船、货船、轮船不时地经过,时而伴随几声低回的汽笛,动感十足的上海滩夺目而出。“袁,”由于袁克敏始终一付彻底本地化的形象,连英文名字都懒得起,好容易白乐年塞给他一个Kevin,与他的名“克敏”谐音,而袁克敏也不大用,所以老头还是叫他“袁”。

“我记得你是2001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