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游戏竞技>网游之叱咤三国> 第二百四十四章 战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四章 战船(1 / 2)

诸侯国之间经常使用船只往來,并有了战船的记载,吴国水军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它包括“余皇”、“三翼”、“突冒”、“楼船”、“桥舡〔chun船〕”等多种舰艇,

“余皇”,是王侯乘坐的大型战船,战时作为指挥旗舰,据古书记载,船首绘有鸟的图案,有优良的航行性能,水军的主要战舰是三翼,即大翼、中翼和小翼,其中大翼长10丈,阔1.5丈,可以载士卒90多人,有较高的航行速度,吴国就是凭借这些战船先后在汉水和太湖大败楚、越两国的,后來勾践卧薪尝胆,越国灭吴时的战船已经发展到300艘之多,

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国商代就已将舟船用作军队的运载工具,最迟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中国的吴、楚等诸侯国已出现了舟师(海军部队)和战船,当时,吴国舟师中的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船种,并有“馀皇”一类的大船,犹如近代海军中的旗舰;还出现了专用的水战器具“钩拒”(亦称“钩强”),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中国战船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性能已逐步赶上和超过当时地中海国家,并一直保持到15世纪中期,15世纪的中国战船是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好的船舶,其特点是船体结构坚固(采用铁钉联接),操纵灵活(采用舵、橹、硬质纵帆等),装载量大(如楼船设楼2~5层,大型的载千人),船种多(有主力舰“楼船”、攻击船“蒙冲”、冲锋船“先登”、快艇“赤马”和侦察船“斥候”等),以适应水战的需要,

三国时期(220~280)的吴国战船规模庞大,仅小船就有数千只,其中最大的战船设楼五层,西晋初期(公元3世纪70年代)王浚为准备伐吴而建造的连舫战舰,长120步,上面有楼橹,开四门,能驰马行车,载2000余人,是一座水上城堡,南北朝时期发明的车船(亦称车轮船、轮桨船),行驶便捷,是后來机械明轮船的先驱,588~589年隋灭陈时,杨素所率最大战舰“五牙”舰,设楼五层,可容士卒800人,前后左右设有6具“拍竿”,“拍竿”是利用杠杆原理高悬巨石,在接舷战中用來拍击敌船,是一种威力很大的冷兵器,唐代(618~907)造船技术继续有进展,所建造的“海鹘”战船,能在较大风浪条件下航行战斗,宋代(960~1279)的战船已普遍采用水密舱壁技术,提高了不沉性,1000年,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向朝廷献火箭、火毬、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11世纪,战船已采用指南针导航,车船又有进一步发展,1130 年,杨么起义军使用的大批车船中,最大的长36丈(约110米),装有24个转轮和6具“拍竿”,载士卒1000余人,1203年,秦世辅造的载重 1000斛(约60吨)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舱壁装有铁板,是装甲的先河,船首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14世纪,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亦称火筒),最迟在明洪武十年(1377)中国战船已装备火铳,从而开始了战船武器从冷兵器、燃烧和爆炸性火器向火炮的过渡,

楼船

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汉代大型战舰“楼船”高十余丈,三国时东吴建成五层战船,可载兵3000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汉代最为著名的船,便是楼船,楼船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南方的越国,越有楼船军,秦朝及汉朝都有官衔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汉代能够建造这种大型船舶,是因为我国的造船技术发展到汉代时已渐臻成熟,首先表现在帆的使用上,汉以前是否有帆,史书上沒有明确记载,但汉刘熙《释名》书中“释船”部分已有船帆的解释:“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显然,发展到汉初时,我国船舶使帆技术已经出现了,与帆同时出现的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发明之一,船尾舵的发明,它设在船尾部,有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的功能,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一只汉代陶船模,其上就有船尾舵的设置,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印证,证明汉代船尾舵确实存在,而迟至1242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现舵,帆、舵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秦汉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楼船的出现与建造可以说是汉代造船、航海技术的集大成者,

另:古代中国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船上建有重楼,因而得名,有的作为指挥舰,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战船,统称楼船,公元前525年,在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军曾以吴王座舰,,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舰,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伍子胥由楚奔吴后,在同吴王阖闾的问对中,伍称:“楼船者,当陆军之楼车,”这说明,吴、楚舟师中均已装备有楼穿,至汉代,楼船进入大发展阶段,汉武帝准备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楼船,起上层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