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穿成农家女,娇养了大反派权臣> 第八章 那点算计在她眼里根本不够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那点算计在她眼里根本不够看(1 / 2)

李大夫一怔:“又是劫囚?上个月不是才发生过吗?”

里正才刚听说,具体的也还不清楚,叹道:“是啊,这两月真不太平。”

‘流放村’距离方子口村百里路,挨得最近的是临村‘陈家村’。

‘流放村’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临村肯定是第一个知道,方子口村离陈家村较近,两个村平常往来走得近,所以有啥事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大末国平定战乱后,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踏实留在原籍发展人口增长。

大末国君对各宗族赏地封候,其实是将盘根错节的宗族打散,目的就是令他们不能凑一桌打马吊拉帮结派。

宗族被打散后,大末国君一直在夜以继日的建立各州各县的流通脉落,这过程免不了要修城门盖县楼修皇城。

前朝今朝的犯人都关在牢里光吃饭不干饭,有人上奏国君,牢犯不如推出来为国出力将功补功。

这一奏折上去,真被批准了,举国上下无不称赞未帝贤明仁慈。

造反的官员一连座又是九族,人口多,体量大,这都是实打实的预备劳动人员。

战乱人口骤减,平民百姓都要种粮食交赋税,所以犯人只要不是毁灭值太高,都被拉出来建设大末国的脉络地,管一口饭出一身力,直到犯人归天。

因为流放们主要是做劳力,自然是干完就走,总是被东迁西移,也没个具体位置,又都是流放,便所到之处都设立一个‘流放村’。

据说里面啥人都有,龙凤蛇虎,猴鼠一家,谁都别嫌弃谁的凑一块,只要不闹事还算太平。

但奇怪的是,近两月连连发生了两次流放被劫一事。

劫犯抓到也就算了,偏偏又没有抓到,上个月从临村到方子口村就挨家挨户的搜了一圈,这次又来一波,搁谁听了都会闹心。

李大夫仔细回想自己昨天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家村民,看着里正一脸肯定:“我没遇到过外村人,你实在不放心的话,就跟大家伙说说,真发现了也好第一时间通知你一声。”

里正点点头,觉得在理:“成,晚一点我去通知他们。”

……

王书颜提着十五付药问了一个小童后找到油粮铺。

店小娘许氏把孩子哄一边,迎着来人笑道:“哎呦,是王家丫头啊,昨天你娘不是才买过粮食吗?”

只要不是荒年,村里几乎每家都有种粮食存粮的习惯,偶尔买粮的不是没有,但像王家只买粮的村民在方子口村却是独一份。

王负的父亲以前是方子口村人,兵荒马乱时逃出村外就没回来,后来才知道王老爷在外经商发家立业,挣下了泼天富贵。

战乱平定后,王老爷衣锦还乡资助村里修祠堂修路,每年全家也就回村露一次面拜拜祠堂。

当初那样风光的人物,不曾想王老爷撒手人寰后三个儿子守完孝期立马分家,落叶归根的居然只有那落魄的小儿子,还成了赌鬼。

许氏内心唏嘘:难怪常听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所得是不义之财,儿孙也是留不住的。

所以王家后代回村,许氏在昨日之前对他们的印象都一般般。

如果不是昨天发生了‘亲女打爹’的稀罕事,她也不会一眼认出她,这丫头还真是辣性子。

王书颜朝她笑笑:“谢过婶子昨天送的菜,很好吃,先跟您道个谢。”

许氏一愣,反应过来摆摆手:“没事没事,你们喜欢就好,自己家种的就想让你们尝尝,今天想买啥?”

昨天那菜其实就是野菜,她觉得有股怪味不喜欢,又怕浪费了惹婆婆骂,张氏一来才寻个理由送出去。

王书颜也就客气客气,顺着话头接:“糖盐油酱各一斤,对了婶子,五谷杂粮豆这些有吗?”

她四周看了一圈,发现这里卖的货品除了粮食,还有手工编织的稻草鞋、竹篓、火折子,油灯,都是日常农竹的生活必须消耗品。

许氏嗤笑一声:“没有糖,那种富贵人家才能吃得起的吃食我这里怎么会有?只有黄豆,对了,买油酱你下次要把家里的罐子带来,今天先借你,回头得赶紧还我。”

一边说着一边抽芭蕉叶,心里嘀咕:当过有钱人家就是不知道精打细算,这些东西平常村里人哪舍得买这么多。

还没有糖?王书颜有些诧异,但回头一想也对,这个时候的制糖技术还没赶上来。

王书颜:“谢谢婶子,明天还你,那就黄豆来三斤吧。”

现在的农作物主要以稻米为主源力,蔬菜估计也没多少,只能找野菜野菌了。

想了想问:“鸡蛋总有吗?”

许氏一愣,点头:“有倒是有,不过我是帮村里的刘阿婆卖的,一个两文钱,你要几个?”

这种事在村里很常见,她的油粮铺除了粮食,编织品都是村民放在这里让丈夫跑到县城卖了换银钱,然后五五分。

王书颜大手一挥:“先要十个吧。”

许氏眨眨眼,再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