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九百二十一章 一批欧洲公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二十一章 一批欧洲公主(1 / 4)

宋二牛在松江城里持续考察了四家候选工厂后,又跑到了一江之隔的通州去考察。

最近几年通州地区的纺织产业发展极为迅速,主要是这地方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就在松江的隔壁,同样位于长江出海口,海运方便,同时也能够通过长江乃至运河覆盖整个长江流域以及淮河流域。

此外铁路交通也很方便,有着铁路线。

更重要的是,它就在松江隔壁,在这些年松江城高速发展,厂房成本以及人力成本本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尤其是毛利率本身就比较低的纺织行业就会选择离开松江,到附近地区去设立工厂。

这是低端产业转移,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情况,很多低端产业,尤其是对人力成本以及土地成本比较在乎的低毛利率产业,会逐步离开一线大城市,前往成本更低的地方。

通州,在过去十几年来的主要发展道路,实际上就是承接松江城转移过来的纺织产业为主。

很多大型的纺织企业,乃至王立清的安华纺织公司都陆续在通州设立生产基地,从而催生出来了通州这个超大型的纺织产业基地,各种配套产业极为完善。

宋二牛在通州考察了三家预定目标后,最终选择了收购其中一家工厂,收购的工厂实际花的钱不多,一共也就花了三万多楚元而已……毕竟濒临破产的工厂,设备老旧,也没啥技术专利,连技术骨干也没剩下多少了。

而且购买工厂的价格看似便宜,但实际上后续还要承担大笔的债务……原先的老板修建这些厂房、购买设备的时候也不是傻乎乎的全部自己出钱修建工厂,而是通过一些金融操作,比如先筹资修建厂房和购买设备,然后去找银行,以厂房和设备为抵押寻求贷款。

这家大型工厂看似资产不少,但实际上欠银行一屁股债,而且经营不善连工人薪资都发不起了……如此才几万块就卖掉工厂。

这也是很多企业经营的常态,看似资产不少,但实际上欠银行一屁股债务……最后归属股东的净资产其实不多的。

宋二牛看似用很廉价的价格买下这家工厂,是因为这家看似规模挺大的工厂,扣除银行欠款,材料供应商的欠款,拖欠的工人薪资,还真就只值这么几万块……

收购这家工厂,主要是因为这家工厂所在的地理位置比较好,距离码头很近,方便运输,同时这家工厂是在通州第二纺织工业区里,周边有着非常完善的的产业配套。

同时这家工厂最开始搞的时候,预定规模还挺大的,是一家综合纺织公司,拥有自身的棉纱、织布、印染以及成衣全套工序,为此还租用了一大片地皮建设了大量的厂房,只是后来没搞起来而已……只用了其中一小片地方搞了成衣工厂以及印染工厂。

至于预定的棉纱业务和织布业务,其实都还没有搞……然后这家工厂就濒临破产了……主要是刚好遇上了新棉纱爆发的时候,原来的老板刚订购了一批棉纱以及织布设备,然后就冒出来了新型纺纱机和织布机……这订购的设备瞬间就变成了落后时代的设备,而且价格还不便宜……最后老板一狠心订购设备的定金也不要了,直接毁约拒收设备……总不能继续花高价订购落后时代的纺纱设备和织布设备不是……真要这些旧设备,市场上一夜之间就冒出来大量被替换下来的旧设备,清一色的骨折价。

后来老板一直想要搞到新棉纱和织布设备,可惜资金有限,人脉关系也不咋地,主要是后知后觉尝试进入的时间晚了那么几个月……根本就抢不到新棉纱和织布设备,于是乎预定的集纺纱,织布,印染,成衣一条龙的中型纺织工厂,最终就变成了只有印染和成衣工厂,棉纱和织布业务都没有搞起来!

熬了两年后熬不住了,最后被迫低价出售……好歹收回一些当初投入的成本,再不出手,都要资不抵债,银行那边也是催着还款,再不还钱就要把工厂直接拍卖掉……这样的话可一毛投资都收不回来了,还不如自己卖掉,好歹还能再拿回来三万多楚元。

对于宋二牛而言,倒是问题不大,他接手这家工厂除了花三万多楚元,也有着其他条件的,除了工人的薪资要及时补发外,其他的债权人都得给给缓冲时间,不能追债。

所以这一次的收购行为,实际上是一场三方都参与其中的交易,宋二牛除了和原来的老板达成了收购协议外,还和多个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以及原材料供应商方面也达成了协议,对多笔即将到的债务进行延期。

要不然宋二牛才不会搭理呢。

同时必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收购,哪怕是最后经营不善这家工厂倒闭破产了,其所产生的债务也不需要母公司,也就是宋氏服饰公司去偿还……因为这家工厂依旧是独立注册运营的有限责任企业,经营不善直接破产了事,剩下多少资产你们债权人自己拿去分就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