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三百九十章 苏秦布的困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章 苏秦布的困局(1 / 3)

为了管自家的私房钱,罗志学甚至都正儿八经的搞出来了一个皇室资产科,挂在宫务厅下属。

这个机构,就是专门打理各项皇室产业的,比如之前提到过的某致仕大臣,在致仕后被邀请担任总办的皇家茶叶公司,就是嫡属于皇室资产科。

该机构目前拥有一大批皇室的资产, 主要是抄没的大批资产,包括藩王府、国公府这些藩王府邸,以及大批抄没得到,不过不好变现的一些珍玩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不太好处理的固定产业。

罗志学让皇室资产科把这些资产进行管理。盘活,然后投资一些工商业什么的, 这种投资, 主要是作为工业部投资的一个补充, 并不是说为了赚钱,又或者干脆是以一己之力承担工业发展的众人,只是作为一个工业发展道路上的补充手段而已。

现在看来,效果还算不错。

皇室资产科最近办的几家工厂都还挺可以的,比如在金陵城开办的一家纺纱厂就听好的,还有在松江开办了一家茶砖厂,又在江西景德镇搞了个瓷器厂。

别看都是普通产业,但是这些工厂都是大规模使用水动力机械设备的工厂。

水动力设备,这也是大楚帝国里很多官办工厂的主要特征。

这些大规模使用了水动力,采用流水性式生产的工厂,其特点就是产能大,并且能更好的控制质量的稳定。

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却是最稳定的, 比那些手工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产品,稳定性要高太多。

手工作坊里生产的东西, 和工匠们的技术水平息息相关, 熟练工匠搞出来的东西质量上乘,但是普通工匠搞出来的东西就很一般了,如果是个新手,那么就没法看了。

甚至哪怕是同一个数量工匠生产出来的东西,那么质量也很难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的稳定性上,总会有差的,有好的。

毕竟人嘛,是不可能永远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就以最简单的锻打铁料工序来说,铁匠挥动锤子进行锻打的时候,哪怕水平再高,他也不可能永远都让锤子落下来的力度以及位置都保持在同一水准。

但是工厂里的那些机器们却是可以!

这也是大楚帝国的兵工厂里生产盔甲的时候,打造出来的盔甲主要零部件,也就是那些铁片虽然整体质量上,其实还不如那些熟练工匠们手工敲打出来的铁片,但是却能始终都维持在一个比较统一的质量水平上。

放大基数再去看,那么就会发现大楚帝国生产的铁甲,整体水平要比明廷、东掳那边的铁甲质量更好,同时成本也更低, 更关键的是产粮还特别大。

这也是楚军为什么能够做到让主力部队的士兵们, 几乎人手一件盔甲的缘故,哪怕是火枪手们,都能获得一套轻型的半身甲。

质量稳定、产粮大、成本低,这是采用大量机械生产的工厂的最明显特征,也是其最明显的优势。

而这种优势在民用市场上也得到了体现,于是乎,大量这些工厂生产的民用产品开始进入民间市场,并抢占了大批量原本这些手工作坊的市场份额。

其中以纺织业里的棉布行业为甚!

纺织行业在江南地区,一直都是属于手工业里的领军行业,在十七世纪上半业的这个时间段里,江南地区里的纺织业发展的非常良好,已经出现了众多中甚至大规模的纺织工厂,其中有丝绸产业,也有棉布产业。

丝绸产业暂时都还好,并没有受到太大规模的冲击,主要是大楚帝国的各大工业部所属工厂,暂时还没有大规模进军丝织业,而是以棉纺业为主。

随着汉天纺织厂为首的大批采用新式织布机,纺纱机的官方工厂进入市场后,这些机制布开始大量侵占了原来众多传统手工纺纱织布作坊的市场份额。

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进军江南之后,显得就更为严重了。

苏州秦家的织布作坊,就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去年楚贼还没有杀到江南的时候,他们秦家出产的布匹就已经不太好卖了……往年和他们秦家有所合作的那些布贩子们,说什么他们秦家的布质量还没有湖广的机制布好,价格比湖广机制布还贵了不少。

搞的他们秦家不得不压缩自己的利润进行降价,最后还另行开辟渠道,勉强维持着生意不断。

然而等到今年后,随着湖广那边的机制布毫无阻拦的进入江南地区,并通过江南转运到各地后,他们秦家的布匹生意就更加艰难了。

他们家的纺纱、织布作坊,开工率已经不足往年的三成了。

原本给他们秦家作坊打工的好些纱工和织工,因为他们秦家织布作坊没活干,都跑到不远处新开的苏州纺织公司去上班赚钱了。

这让秦王林心急如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