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关心的就是科举改革。 “儿子,你是想问关于科级改革的事情。” 王胜点点头,有些担忧的说道:“我与学派内的很多举人交流,发现令儿子极为担忧的事情。 现在这个趋势,儿子很是担心。 朝廷明显是准备多录取大学出生的人。 我们这些依靠家族私塾培养的人,在今后很难竞争过大学的人才。 爹与陆大人关系甚好,我去京城大学借读过一段时间。 不说大学教授的新奇知识,只是数学这一科。 我们这些人,就完全比不过大学生。 朝廷肯定会用大学生,逐步替代我们这些传统的士子。” 王叔邮听到儿子这么说,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后悔的神色。 “你爹我见识短浅,小时候没把你送入小学。 你们这批人,将会是最后一批靠自主学习,考中进士的人。 你一定要珍惜,今年的这次机会。 今后你们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朝廷现在的策略,就是打破家族对教育的垄断。 今后四书五经传家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 从小学到大学,在考中进士成为官员,才是所有读书人奋斗的路线。 朝廷这次科举改革,就是再向这种变化靠拢。 你爹我了解到的消息,之前大学出生的考生,只占考生总数的一成左右。 从去年开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学历的大学生,已经超过总考生的一半。 形势发生逆转,哪怕是咱们这些人集体罢考,也不会影响到朝廷科举取士。 这也是科举改革,这段时间出现的原因。” 王胜自信的说道:“爹,你放宽心,儿子今年一定会高中。 儿子今后的官职会超过爹,让咱们这一脉光宗耀祖。 咱们一定能把祖祠迁过来。” 王叔邮看到儿子自信的模样,他感到很欣慰。 ……………………………… 陶木华接受霍启道大人的安排,他给法家的学子讲课。 其他学派怎么样?陶木华不知道。 法家的学子,与他们的关系最为亲密。 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会流露到三法司。 哪怕是无法考中进士,也会前往各省的三法司,担任一名基层官吏。 加入儒家的门槛很低,加入工家的门槛较低,加入农家或是墨家基本没有门槛。 唯独他们法家,想要加入的门槛极高,爱好法学的秀才。 考中秀才的门槛看似不高,但他们也是一县之地的天才,在县里谋个一官半职不难。 更何况是爱好法学的秀才,更是凤毛麟角。 法家要求这么严,主要是法家的派系不多,大量招人很难控制。 儒家内部各派繁杂,因为地域、师生关系都能成为派系的纽带。 法家内部的派系,只有轻法和重法两派。 一派认为轻法治世,小错不惩戒,以教育为主。 一派认为重典治国,推崇秦法,讲究法不容情。 唐木华正在想事情,他被一名举人打断。 “陶先生您好,我是今年准备科考的举人。 您对我们这些人有什么建议,我们法家子弟,加入三法司有没有什么优待。” 陶木华笑着说道:“本官对于你们的建议,那就是认真答卷考上进士。 我实话实说,你们别想走后门。 之前还有走后门的机会,一些手眼通天的人,可以把他们的子侄安排进去。 从今往后,这条路就行不通。 除非你们想当一名小吏,准备熬十几年,成为一名五六品的官员。 要不然想加入三法司,只有考中进士这一条路。 你们考中进士后,法家的身份才有作用。 三法司录取的大部分进士,都要求法学过关,会专门出题考法学。 出题的人,很可能就是我。 面试你们的人,很可能就是霍大人。 你们说加入法家,到底有没有用。” 陶木华说完,听课的所有举人,他们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大部分人加入法家,都是想找一个靠山。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