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是触不可及的梦想,是大义。后者是生活,是为更好的生活。
而世界上无数人都是为了后者而读书,然后无数人又通过这种行为实现了前者。
他们之间并不矛盾,姜晚首先和对方说的就是后者。
她知道赵时对她有兴趣,想追人,讨她欢心的一切做不得假。可原身本身就是一个高中生,家里在省城家里父母是国企职工。
这样的年代,两者的差别可以形容有鸿沟那般。
很多时候,不是一句你喜欢就可以。
比如宁舒月,她还是知青,嫁给顾林不就是被刁难半生,过得心情郁郁。宁舒月还是有文化的知青,都会被人看不起。
何况赵时,他如果不努力,所求不会有结果。
甚至姜晚愿意,都不会有结果,因为两者之间是不同的。他们的三观和习惯甚至是环境都是不同的,他们根本不可能处到一起。
上一世,或许赵时也是欣喜娶到了原主的。
可是即使原主愿意和她在一起,他们依旧会是痛苦的,因为双方的思想十分不一样。你和我聊风花雪月聊去上学,我和你种地,地里今年庄稼如何。
这需要有大智慧的人才包容,比如戚洛年。
他真的做到了,一直践行自己的诺言,他情绪极其稳定。
这样的人,他不会计较我的妻子,他不会计较自己是娶还是嫁,他承受得住世俗的评价。
即使后面很多人采访时会公开问他是不是大佬身后的男人,一般男人,根本没办法不失衡。姜晚都不得不承认,他是完美的爱人。
不是丈夫,不是任何身份,只作为爱人。
但显然,世间很少有戚洛年,多是平凡人。
姜晚说后,倒是自己陷入了沉思。记忆淡化后,除非主动记起多半会回完全隐没。
和赵时做功课,却想起了戚洛年。
姜晚定了定心神,不再思考,而是选择继续教。
赵时依旧烦恼挠头,他听懂了姜晚的话,知道姜晚话里藏着的意思。思想上的门当户对,比物质条件更难求。
他沉默,抿着唇稳定情绪学习,脑中初中学习的知识也开始浮现。
一直到下午,到吃饭时间才停下。
期间偶尔有人来求医,姜晚都会让赵时自己复习,起身出去看病。
王瘸子认真学习,他是小学学历,认识的字不多不少只够日常。但对于姜晚说的,他都会认真记下。
他们这辈人更加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他就记着。不认识的就画出来,姜晚过后也会顺便教。
人的习惯难以一时之间矫正,赵时会在姜晚出门后开小差。
目光落在玻璃门后忙碌的两人,他手上的笔就挺了下来。
“她这个烫伤处理……”姜晚握着病人被烫伤的小臂,和身旁的王瘸子述说如何处理才能尽快痊愈,还有如何快速让病人好受一些。包括一些安慰关怀病人的话,这是心理疗法,也属于治病的范畴。
医生这个职业,不应该只有病人,他们也要关心病人的一切。病人的心理健康,不光伤好得快,更加能减少一些疾病的产生。
王瘸子一一记下,嘴里重复姜晚的话,“烫伤处理如下……”
另外姜晚也中西结合给他教,灵活运用。
毕竟有些药,看似只需要加重药量,然后换来见效快,其实遗毒极深。
这一聊就是十多分钟,期间赵时一直听着。
其实村里年轻人都看不起王瘸子,觉得就是小老头,还是个干不了活的瘸子。医术也不咋地,其实只会开药,不知道村里的人怎么都觉得他好。
他也觉得王瘸子一无是处,可是这会儿他看着,心里却懂了。
不是王瘸子一无是处,而是他们看不懂王瘸子。村里上了一点年纪的人,已经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了。当年村里通知让人去学点赤脚医生的,争取给村里搞个医务室。
可是没人肯放下手里的活,毕竟一去就要三四个月,耽误了挣工分。
王瘸子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报名的,他其实是勉强能干活的劳力,人们都想不通他为什么要去。
赵时一直到现在,才懂得对方的想法。
他做的是进步,不断进步成为好医生,同时也拥有一项生存能力。
即使面对姜晚这个年纪比他小一十多岁的女孩,也能这么快认真跟着学。这是学习进步,和大多数人不同。
纸上谈兵终觉浅,旁人怎么说大道理,都不如自己觉悟。
赵时这时才意识到,这是王瘸子的思想觉悟。
想到这里,他收回凝望的眼神,低头开始认真看着那些之前觉得在漂浮的字符。
姜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回来时赵时认真了许多。
这也是好事,她笑着继续教。
吃饭后还有一个病人需要处理,这些人来这不容易。交通不方便,大多人都是走过来的,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