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清疆臣。> 第五百五十一章 海运定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一章 海运定议(1 / 2)

魏元煜之言虽为保守,却也切中实情,是以一时之间,道光与各大臣俱皆沉默,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

“皇上,臣以为,魏总制和英中堂之言都有道理,所以,臣以为应当做好前后两手准备。”这时蒋攸铦听着魏元煜之言,却也有了自己的打算,便向道光说道“臣当年曾任浙江巡抚,所以知道海运多有不可行之处,臣也曾与当时江苏督抚一并上疏反对海运。如今看来,这难为之处似乎并无多少改善,但河道如今却已经无力通船。既然如此,臣以为不如先让魏总制依其所言,出任漕运总督,引黄济运,如果能够成功,明年就继续行漕运。若是不成,臣以为江苏巡抚张师诚虽为能臣,惜年事已高,难以全盘应对海运之事,但安徽巡抚陶澍、山东巡抚琦善,分别是如今旗汉巡抚中治绩最著之人,是以臣请皇上改任琦善两江总督,张师诚与陶澍互换巡抚之位,一旦漕运不能成功,就立刻让陶澍主持海运,陶澍在安徽治事,官民俱皆心服,到时候若是由他来处理漕帮之事,想来也是游刃有余。如此方为稳妥之策,请皇上三思。”

“皇上,臣以为蒋中堂之言,最为稳妥。”曹振镛这一次也同意了蒋攸铦之议,随后,兵部尚书玉麟同样附议。

“好吧,既然如此,这次就听蒋攸铦的吧。魏元煜,你且先去督办漕运,和严烺一同主持引黄济运之事。同时蒋攸铦以军机处之名告知陶澍,先在上海寻访可以北上运粮的沙船,看一看究竟能不能集中足够船只,海路北上运粮,如此你们应该都没有意见了吧”道光斟酌各人意见,最后还是使用了最稳健的一种提议。

“臣等遵旨。”眼看道光之言不偏不倚,英和与魏元煜倒是也都没有反对意见。

而随后的局面,则完全倒向了英和。

此后半年之内,魏元煜一直在尝试引黄济运之策,可到了道光五年秋天,运河依然无法通行。魏元煜倒是诚恳,主动引咎辞职,但经此一事,魏元煜终是遗憾不已,竟而与次年抑郁成疾,与世长辞。而英和的建议则得到肯定,道光下令暂停河运,将江苏以外各省漕粮改为折色,内陆各省全力治理黄河运河,而江苏漕粮,则令陶澍改寻海运之法。

这边陶澍改任江苏巡抚之后,也当即乘船东进,到了苏州,也不停留,继续东行,很快便到了松江府属,自吴淞口南下直抵上海。眼看吴淞江、黄浦江上,帆舶林立,且多是可以近海航行的海船,陶澍也渐渐有了完成海运的信心。

而这一日陶澍抵达上海之后,便即收到了一封书信。

“你等且过来看看,这封信好像出自一个商人。看他的意思,他愿意与我们合作,帮咱们完成海运之事。”陶澍接信之后,自也不敢怠慢,当即召集上海的苏松太道官员前来合议,松江知府陈銮这时听闻陶澍东下上海,也从府城赶来一并与会。陶澍仔细看了两遍书信,也将这封信交给了陈銮和苏松太道道员尹世衡道“尹道台,陈府台,我看这个商人言辞尚属诚恳,而且他说自己手里就有商船,可以作为最基础的保证,既然如此,咱们还想相信他一回,让他进来与我们讲一讲,这漕粮海运,究竟能否施行,如何”

“陶中丞果然勤于公事,如今方才调任江苏,便即前来商议海运,下官佩服,既然陶中丞已经有了打算,下官听从中丞便是。”那松江知府陈銮眼看陶澍尽心公事,应是可以完成海运之业的能臣,便即率先应答道。尹世衡见陈銮已经同意,自己也没有异议,便也答允了陶澍,令人将那商人带至道台衙门。

“见过陶中丞、尹道台、陈藩台。”这名商人进了道台衙门之后,便即想几名主官拜道。眼看他已经白发苍苍,行步亦自蹒跚,却不知为何,言语行止竟是异常坚定“小人素来在浙江营商,也曾带领海船前往山东,熟悉沿海沙线,小人在江浙往来多年,与上海商人也大多相识,所以若是各位大人果真需要行海运之事,小人愿意为各位大人联络海商,只需各位大人备下雇募经费,水手、沙船,这些小人都可以为各位大人带来。”

“等等,你说你是浙江商人,那这里是松江府上海县,也不是浙江。你就算办成了这件事,我们雇募银钱,大多也还是要给江苏的商人,这件事对你而言,我看利益不大。”这时却反倒是已经对海运有了信心的陶澍,主动打断了那商人话语,眼见商人神色依然平和,陶澍也继续问道“所以你来这里,需要先回答我几个问题,你竟是何人,你是怎么了解到江苏实行海运之事的,你又是为了什么,想要来帮我们成海运之业呢”

“陶中丞果然明察,不瞒陶中丞,小人的名字叫吴康成。”原来,这位年迈商人,便是阮元抚浙之时,为阮元多有捐助,也曾一同商讨海运之策的吴康成了。吴康成眼见各人对他并不相识,便即从容答道“小人在嘉庆初年,便有可以出海的海船,当时就可以前往盛京牛庄,以及山东各府县贸易往来。但当时小人并不清楚,朝廷要是把漕粮改为海运,竟会如何。但嘉庆九年,当时我省的阮元阮中丞如今当是两广的阮制台了,他曾受先皇看重,计议海运之策,彼时阮制台便成海运考一篇,详细论证了海运可行,而且,阮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