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之事,本难以为外人所知,此时的杭州,也依然是一片太平景象。阮元督学这段日子,孔璐华与刘文如在家中相互教学,品评诗文之际,二人也渐渐与对方产生了更深的了解,刘文如见到了孔璐华的平易近人,孔璐华也看得清楚,刘文如虽然平日言语少了些,却更多只是学问见识不够,原本地位又低,故而有了自卑之感,并不是处处冷言冷语之人。
而且从刘文如对阮元的事迹了解来看,她所知大多粗略,比如瀛台和万寿寺,她只知阮元在京城时去过,可具体方位如何,阮元是否留有诗作,这些却全然不知。反不如自己入府时日虽短,对阮元做事的诸多细节反而一清二楚。看来阮元对她只有亲人之谊,并未过分恩宠于她,想到这里,自己自然也放心了。
这日夜里,二人也在继续学习唐诗。这日孔璐华拿来的范文是王维的终南山,说这诗气象开阔,韵律对仗也是工整,正适合初学诗文之人观意境、识平仄之用。刘文如自然信服,孔璐华也继续教她反复诵读,以便形成平仄对仗之感。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刘文如反复念道,一时不解,也问孔璐华“夫人,这诗作风景,确实写得很好,可我这般反复诵读,就就可以日后去自己作诗了么”
“你现在是初学格律诗,心中并无积累,不知所见之景,该用何字,音律变化,同样生疏,这个时候,是最着急不得的。这作诗之道,第一在于意境,多见户外风景,多识前人佳句,这样日后才能自出机杼。这里的三百首诗,选录之人也都颇具才识,所选均是意境开阔,合黏合对之作。你多读,多记,才能逐渐区分平仄,最后才能应用自如啊。”孔璐华看着自己教学初有小成,心中自然欣喜,也就更愿意和刘文如进行新的交流。
“可是夫人,这些诗句当中,有很多字句都重复了啊而且,好像还有很多词句,这里没有收录呢。这样下来,想把平仄一一区别开来,要多长时间啊”
“你为什么那么在意诗中平仄呢”孔璐华继续教导道“这作诗之道,一在意境,一在韵律,若是二者不能兼得,也当舍韵律而从意境。先有了所见、所思,才能有所作,所见所思超人一等,这意境自然也就出于凡人之上了。至于平仄对仗,这些都是写完了诗之后,可以改的啊会用的字句多了,同一处风景,便可以用不同的字句表达出来,若是你最初所想的句子平仄不合,那再换一个词就好了啊若是一开始就如你一般在意平仄对仗,最后写出来的诗作,也大多是支离破碎,毫无咀嚼之味的庸作呢。”
“嗯夫人说的确实有道理”刘文如点头道。
看着刘文如一脸乖巧的样子,孔璐华也不禁笑了出来,道“文如,你现在的样子真可爱呢。不过啊,你我之间这样的称呼,是不是也太拘谨了一些啊要不然,你以后就叫我璐华怎么样”
“这夫人,这是不是也有点有点不分尊卑了”刘文如看孔璐华开始对自己亲热起来,心中也一时难以适应,不由得有些害怕。
“没关系啦,你我都是夫子的房里人,又何必非要分个上下呢”孔璐华道。想着刘文如可能是一时怕生,也渐渐采取迂回策略,又道“文如,我之前听夫子说过,你是乾隆四十二年生人,或许你还不知道,我也是这一年出生的呢。文如,你生日是哪天,可还记得若是你比我小,那以后你只叫我姐姐就好了。”
“夫人,我我从记事的时候起,就没过一个生日的五岁的时候,爹娘带我来了扬州,之后我就没见过他们,所以我的生日,已经记不得了,夫人不要见怪才是。”刘文如的回答也很诚恳。
孔璐华想着一般孩童,记事也要三四岁左右,刘文如这段话,看来也是确有其事,便索性自己后退一步,道“既然这样,文如,我是五月二十七的生日,你与我同年出生,很有可能生在我前面的,不如从今日起,我就叫你姐姐如何你你若是愿意认我这个妹妹,也只与我姐妹相称就好了。”
“夫人你出生之时,这一年还有大半年呢,这样想应该我称你一声姐姐才对啊”
“没关系啦,你都叫了我这么多次夫人了,我叫你一声姐姐,咱两个不就扯平了文如,你以后与我说话,可不要这般谨小慎微了,你说着不开心,我听着也不痛快,你说是不是”孔璐华似乎对于二人的大小,也不是特别在意。
“可是夫人,这家里还有夫子和爹爹呢,我要是真的像夫人说的那样,和夫人姐妹相称,夫子和爹爹会骂我的。”刘文如还是不放心。
“那这样好了,等夫子回来了,我去和夫子说,就说你叫我妹妹,他不许骂你,让他忍着。夫子这个人很好说话的,这你也应该知道啊,至于爹爹那边,夫子都不在乎了,爹爹自然也不会计较的。”
忽然,学政署的东北角落,传来了一阵噼啪的声音,孔璐华和刘文如也都听得清楚,一时都不再言语,只去听那响声,过得片刻,那声音竟然越来越响,正是烧火的声音。
孔璐华不禁问道“姐姐,今日在江南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