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人心中焦急,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了。 京城中的风声越来越紧,他必须尽快行动。 他下令自己的亲信,暗中将家人转移到城外的庄园。 为了掩人耳目,他特意选择在凌晨出发。 然而,就在韩大人正在准备出城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一阵蹄声,随即,一队骑兵出现在他的面前。 领头的正是成记霖。 "韩大人,你这么早就准备出城了吗?"成记霖的声音响亮而清晰,每个字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剑,刺向韩大人的心。 韩大人一愣,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行动竟然会被发现。 他强做镇定,轻声回答说:“是啊,记霖将军,我有些事情需要出去处理一下。” “是吗?”成记霖微微一笑,目光犀利,“那您的家人呢?听说他们已经被转移到城外的庄园了,您怕是准备逃跑吧?” 韩大人心里一颤,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行动居然会被看穿。 他苦笑一声,心中突然涌起一种无力感。 “记霖将军,你这话说的太重了。我只是为了我的家人安全,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并没有逃跑的意思。” 成记霖冷冷地看着韩大人,心中对他的虚伪感到厌烦。 他深吸一口气,道:“韩大人,你已经无路可逃了。你的罪行早已被揭露,我希望你能接受法律的审判。” 韩大人默默地看着成记霖,心中的绝望如潮水般涌来。 他知道,他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而此刻的京城,已经被一股沉闷而压抑的气氛笼罩。 李玄道和秦尚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准备。 韩大人被牵着马绳,步入了李玄道的书房。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紧紧抿着,眼中透着凄厉的光。 成记霖在身后冷冷地跟着,他的眼睛锐利如鹰,仿佛要把韩大人看穿。 李玄道坐在书桌前,烛光晃动在他的眼眸中,给他的脸孔增添了几分深沉的色彩。 他没有一言,只是看着韩大人。 "韩大人,"李玄道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如水,"我想问的问题,你应该知道了吧?" 韩大人微微一笑,脸上却无一丝笑意,他回答道:“陛下,我不知道你说什么。” 李玄道并没有急着辩驳他,他拿出一份文书,递给韩大人,道:“这是吏部尚书的口供,他承认是你逼迫他命令面纱女刺杀我,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韩大人接过文书,面无表情地扫过一眼,然后他微微一笑,道:“李大人,我承认这个是真的,但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是不会告诉您的。” 李玄道看着他,沉默了一会,然后道:“韩大人,你真的以为我会相信你的话吗?你必须要告诉我,为什么要刺杀我。” 韩大人抬起头,看着李玄道,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光芒。 他沉默了一会,然后低头道:“陛下,没有原因。” 李玄道看着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韩大人此时的心境一定非常复杂,但他必须要找出真相。 “韩大人,我希望你能配合我们的调查。”李玄道道。 韩大人无言以对,他默默地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丝悲伤。 李玄道看着他,心中也不是滋味。 他知道,他们,只是其中的棋子罢了。 随着韩大人的拘捕,京城的气氛越发紧张。 人们对于未来充满了不安和恐惧,但也有一些人,对于李玄道披露的真相感到欣慰。 李玄道,也开始调动所有的资源,去查找韩大人刺杀他的真正原因。 朝堂上,一片寂静。 李玄道站在龙椅之上,眼神平静而坚定,看着眼前的诸位大臣。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韩大人因阴谋刺杀朕而被打入地牢,罢免其所有职务。"李玄道声音冷静,无比明确,打破了朝堂上的沉寂。 诸位大臣闻言,一阵骚动。 有的面露震惊,有的则是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似乎对李玄道的这个决定早有预料。 李玄道看着他们,又道:"朝堂之上,无人可以越过律法。我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件事,是希望你们都明白,朝廷之上,不会有人可以凭借地位和权力,去做出越轨之事。" 朝堂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感受到了李玄道的决心。 他们都知道,从今往后,朝堂之上,将不再是权力的游戏,而是要以公正的法律,和正义的行为,来维护朝廷的尊严。 李玄道看着他们,微微一笑。 "朝堂之上,是国家的象征。"李玄道再次开口,"我希望,在我治下的朝堂之上,每一位大臣,都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个人的私欲。" 他的话语,如晨曦中的阳光,照亮了整个朝堂。 大臣们都默默点头,他们明白了李玄道的期望,也明白了他们的责任。 朝堂之上,李玄道缓缓站起,沉声道:"旧制科举,自今恢复。八股文改革,暂行搁置。朝廷应以兴才为本,兴才之道,当以实为尊,非在形式变革之中。" 这句话一出,朝堂之上一片骚动。 有的大臣面露不满,有的则是眼神闪烁。 八股文改革一直是争议颇大的问题,有人以为它可以改变科举制度的陈规陋习,但也有人认为这只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但李玄道的决定是明智的,他以保守为名,实则是为了稳定朝廷的秩序,缓和内外的压力。 此时的朝廷,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冲击,再来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只怕会让人心惶惶。 朝堂之外,消息一出,京城的文人们纷纷庆祝。 他们以李玄道为傲,认为他是明智的君主,知道何时应该稳健行事,何时应该果断改革。 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