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栖桐早就知道陈丞相来找她是要说这件事,因此并没有吃惊:“那丞相大人觉得谁更合适?”
陈丞相轻笑:“自然是太子殿下。”
不等凰栖桐说话陈丞相继续说:“老臣这样认为并非因为太子殿下是老臣的外孙,而是因为如今的君氏一族唯有太子殿下最适合了。”
凰栖桐这次没有认同陈丞相的话:“安王庸懦、君梓骁被贬,亭王的母族是东黎,他们确实都不合适。但是还有睿王啊,睿王也是嫡子,是丞相大人的外孙,为何不能是睿王?”
陈丞相摇摇头:“睿王终究年幼不够沉稳,太子是中宫嫡出的长子,待陛下退位后,由太子继承大统最是名正言顺。”
凰栖桐:“那么丞相大人来找本王是什么意思?”
陈丞相:“老臣想要拥护太子登基,安王和镇国将军府肯定不满,他们手握重兵,而太子手中只有巡防营近千人。。。”
凰栖桐:“丞相大人想让本王帮着太子?”
陈丞相赶忙摆摆手:“老臣知道王爷爱民如子,必定不愿意发动战争,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太子也不希望和安王兄弟兵戎相见。因此,老臣想恳请王爷在镇国将军府出兵的时候能够阻止他们。”
凰栖桐:“本王是天启国的将军,若是有人敢在天启境内放肆,本王自然不会放过他。”
陈丞相认为凰栖桐这样回答是同意了的意思:“那王爷认为老臣若是借此机会扶持太子上位,胜算有多大?”
凰栖桐毫不留情:“没有胜算。”
陈丞相大惊:“王爷此话何意?”
凰栖桐:“皇上虽然登基时间尚短,但是却是先帝遗诏中的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这三年虽然没有功绩,却也没有什么大错。所谓天罚,不过是百姓们捕风捉影的传言,如何能够就借此给皇上定罪?”
陈丞相:“现在流言四起,皇上惹得上苍惩罚这个观点是人心所向。只要引导舆论,不断向陛下皇上,何愁皇上不退位?”
凰栖桐没有搭话,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又说:“本王记得当初丞相大人支持的人不是皇上。”
丞相不理解凰栖桐为什么突然提起那么久以前的事情:“前尘往事而已,王爷还提来所为何意?”
凰栖桐不急不徐:“想必皇上对丞相府一直有所忌惮,又因为粮食的事情对太子多少有些不满,若是丞相府向皇上施压,皇上一怒之下传位给安王、亭王甚至是九皇子、十皇子、十一皇子,丞相大人打算如何做?”
陈丞相还没有考虑那么深,当即询问:“那王爷以为如何?”
凰栖桐轻蔑一笑:“本王不过说说自己的看法,丞相大人不会以为本王是太子一派的人了吧?”
陈丞相没听懂凰栖桐此话何意,凰栖桐没有理会,继续说:“本王不过答应了丞相大人在安王动兵时出手相助,可不管太子要如何夺得皇位。还是丞相大人有什么足够的筹码吸引本王?”
陈丞相:“若是太子殿下能够顺利登基,王爷便是有功之臣,到时候太子不仅保证尊卿王府如今的地位不可动摇,另许诺五年之内只要尊卿王府的人不犯通敌和谋逆二罪,便皆可宽恕。”
凰栖桐心道:恐怕太子登基,本王的府上就能搜出通敌的证据!但面上仍是一副被吸引的样子:“听起来不错,那本王便愿意为了太子一试了。”
陈丞相:“那王爷刚刚所言。。。”
凰栖桐心领神会:“依本王看,此时太子不应轻举妄动。”
陈丞相:“王爷应该知道,引导流言是要抢占先机的,若是此时不出手,恐怕之后就再难做些什么了。”
凰栖桐:“事到如今皇上还什么都没做,恐怕是打算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般让流言不了了之。此时若是太子或是丞相府做些什么,恐怕会引起皇上不满,甚至让皇上将这几日的不满全都发泄在太子身上。”
陈丞相:“可若是什么都不做,万一安王、亭王那个做些什么该如何是好?”
凰栖桐:“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有这样的传言出来,必会引起学子和士子的不满,到时他们必会向皇上施压,丞相只要暗中推波助澜便好。”
陈丞相:“如此一来,施加的压力未必足够啊”
凰栖桐:“压力不必足够,只要让皇上心中焦虑即可。天麒帝已然年岁大了,若是焦虑、忧思再暗中做些什么,只怕活不了几年,这期间只要太子谨小慎微,不犯错误,在天麒帝死后,太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位。到时候若是安王不满动兵的话,本王便可名正言顺地解决安王和镇国将军府。”
说着凰栖桐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丞相大人,本王先要镇国将军府的兵权。”
此话一出,陈丞相不免有些犹豫,毕竟凰栖桐已经手握天启大半兵权,若是再给她兵权,岂非天启国的命脉也就我在旁人手中了?
凰栖桐:“本王不急,丞相大人可以慢慢考虑。”
陈丞相知道这话外之意就是在催促自己了,心想反正太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