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生
秋雨瑟瑟,淅淅沥沥的下着,天色不算暗沉,但让人感觉到很压抑。
去往西北的这条流放路上,队伍乱成一团。
官兵们戴着蓑衣挥着鞭子,看见有谁趁乱想捣蛋,就打上几鞭,吃痛后,流放的犯人们畏缩的挤成一团。
“后面孟家的,赶紧快些。”
看着队伍最后面的孟家人速度这么慢,管束着他们这只流放罪犯的官兵不耐烦的上前呵斥道:“就你们动作最慢。”
孟华荣被雨水淋的睁不开眼,他已经年近五十,身上还带着沉重的枷锁,黑白交杂的头发因为好多天没有打理乱如杂草。只见他喘着气对军爷请求道:“大人,我家女眷病了,劳烦……”
话还未说完,就见旁边的官兵冷漠的嘲讽道:“孟大人,你们现在可不是太师府了,哪有大夫可以给你们看病?”
为首的军爷偏头看了看,见确实有一女子被孟家大少吃力的背着,心想怪不得速度慢下来许多。
但官吏的心中丝毫不见怜悯,反而残酷的说道:“若是熬不过去,就要扔路上了。”
他走后,孟家环绕着一股悲切,背着妹妹的孟嘉池着急的说:“祖父,不要丢了妹妹,我可以背着她。”
孟华荣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大孙子,一个月前他在京城还那般意气风发,可现在……
“不会丢了青桑的,嘉池,还背得动吗?背不动,祖父来。”
孟华荣知道自己的四个儿子都受过刑,现在背上全是伤,只有小辈和女眷们并没有受皮肉之苦。
但是一个月的风餐露宿,让这些曾经娇生惯养的孩子们瘦的脱了一层皮,除了17岁的孟嘉池能背得起青桑,也只能他自己上了。
“背得动!背得动!”孟嘉池将妹妹往上提了提,这一个月家中的巨变,已然让孟嘉池懂事了不少。
好不容易雨停了,天也黑的实在看不清路,官兵们才停下,让大家就地找休息的地方。
至于吃的,也得这些人自己解决。
孟家老夫人王婉松从背包里拿出一块黑色的馍馍,撕碎了泡在冷水里,让孙子孙女们先吃。
“嘉泽,快吃。”
孟嘉泽是孟家最小的孩子,今年不过五岁。他很懂事,知道家中遭逢巨变,此时他像是被打了霜的茄子,整个人奄奄的,但见祖母递到嘴边的食物,听话的大口吃下,一点也不嫌弃。
王婉松见小孙子吃完了,又去喂小孙女。
当看见还在一直昏迷的大孙女青桑时,心疼的将碗里不多的水往她口中送。
“没有热水啊,青桑这是发热了,得喝点热水。”
“娘,你自己喝。”一脸倦容的大房媳妇宋书彤将碗递给娘,心知,她的青桑怕是要熬不过去了。
青桑向来体弱,之前淋了雨受了寒便一直没好,拖着拖着就发起了高热。
流放路上哪里有药可吃,熬不过去,就撒手人寰了。
宋书彤心中悲戚,但想到还在重伤的丈夫和被迫长大的儿子,整理了一下表情,让婆婆喝水。
今晚大家都是简单的吃了一点馍馍泡水,填了填肚子围成一团休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大雨过后,泥土地大都很潮湿,大家也不敢躺下,只敢找有石头的地方坐着闭目休憩。
第二天早上,惊呼声从孟家传来。
原来孟青桑没气了!
宋书彤一下哭倒在丈夫怀里,低声抽泣:“我的青桑,我可怜的青桑。”
看守他们一家子的军爷过来一看,便发现原来孟家有个女眷去了,看起来还未有二八芳华,倒也是可惜。
大概心里同情,军爷看了一眼便说:“将尸体丢在一边吧,我们要赶路了。”
宋书彤连忙说:“军爷,给我们点时间,给孩子做个坟吧。”
这时领队发出命令,要求全部行进。
军爷瞪了他们一眼,说:“没有这个时间,赶紧的。”
受伤最重的孟怀玉苍白着脸,也上前恳求,但是上级命令大于天,看守他们的官兵竟是直接将大家擒住,往前推去。
“青桑,我的青桑!”宋书彤崩溃大哭,孟怀玉被推了一把,他闷哼一声,后背浸出大片血迹。
女儿的尸体重重的跌落在泥土地上,众人想去扶,却在鞭子下被迫往前。
二房三房四房的人连忙上前扶住两位,不忍回头看曝尸荒野的侄女,忍着泪往前走。
……
“唔、嘶……”
孟青桑迷糊的睁开眼,便发现自己正孤零零的躺在躺在草丛边,她下意识从空间掏出一把刀来。
随后,她起身打量着身上熟悉又陌生的服饰,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这是回来了?”
孟青桑扶着树木站起身来,跺了跺脚,感受着并非幻觉的触感,欣喜在心中弥漫。
她并非土生土长的现代人。
她本来是雍朝太师府上的大小姐,自小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