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青华这次足足买了足够做1000件背心的白棉布。
用她的话说, 就得趁着现在生意好,尽可能多做背心,多卖背心, 不然难道要等以后生意不好了再买,到那时候就来不及了。
“其实也是因为你。”
“啊”季遇疑惑看她。
任青华看着她疑惑的神情,忍不住笑了起来“你想啊,从车站到我那个铺子, 是不是还有不少路”
季遇点头“对。”
任青华也点头“所以要是只有我一个人,我能拿的布料也是有限的, 可谁叫你骑了三轮车呢。”
季遇偏过头。
任青华笑眯眯道“所以到时候你直接带走就是了, 是不是方便很多”
季遇听着, 觉得这也有道理, 只能无奈点头。
不过她还是多问了一句“那我们回去能行吗”
任青华瞬间明白她的意思“行, 你放心, 回去的路上就没有那么多人了, 去镇上的车子挺多的,再晚一点还有呢,很多人会再晚点回去, 不然就在城里待着。”
这就行。
季遇想着,这要是在回去的时候, 车上还有那么多人,她们再带着东西回去, 会很不方便。
除了任青华拿的白棉布之外,她自己买的200块钱的布料, 分量也很足。
好在她出来的时候骑了三轮车,不然这样一大袋东西拎回去,哪怕是她也受不了。
两人在批发市场门口的站点等了一会儿, 一直到车子过来。
如同任青华所说,回去车上的人没有来的时候那么多,中间虽然也有不少人上来,但不像之前那样挤到站不了人为止。
回到镇上,两人把东西放在季遇的三轮车上,季遇载了任青华一程,把她带到布料铺子为止。
除了白棉布之外,任青华还买了一些日常要卖的布料。
这批1000件白棉布,任青华也直接大方把做背心的1000块钱交到她的手里,同时还有上回600件背心的提成,总共300块钱。
光是这两样加起来,就足足有1300块钱。
“还是做这样流动性强的生意赚钱啊。”任青华感慨道。
季遇也有同感。
有了这笔1300块的入账,她觉得自己之前在批发市场花了200块钱买不了这件事,也不算什么大事了。
“婶婶,等什么时候铺子里卖不动了,我就带剩下的背心去其它几个村走走。”季遇没有说现在就拿这些背心去卖。
之所以她现在不说,主要是任青华把背心留在店里,还有把客人吸引到店里的心思,哪怕10个买背心的人只有一个愿意多花钱买布料,对她来说也是一门生意。
季遇带出去卖自然也能卖出去,但那样的话,就不会给任青华的店铺带来另外的客人了。
“行,这批肯定没什么问题,下批再看,不过十来天之后镇上赶集,到时候你得提前准备一批背心出来。”任青华说道,翻着边上的日历本。
“对哦,差不多要到赶集的时候了。”季遇恍然。
她对赶集是有印象的,镇上这里每年会有两次赶集,一次春季一次秋季,到那时候,大家都会把自家东西拿出来卖。
早些年条件不好的时候,赶集时能看到的大多是一些家里做的东西,也不是卖,就是出来换东西。
这几年条件逐渐好了起来,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生意,赶集时除了普通的农户之外,还有许多专门跟着各地集市跑的小商贩。
小商贩卖的多是一些在外头时兴的东西,还有卖衣服裤子的,对住在这附近的村民来说,是很好的买进机会。
这样的日子,不仅大人高兴,小孩子也很高兴。
季遇同样如此。
虽然她在福利院长大,从小到大基本没有什么零花钱,但到赶集的这一天,福利院里的每个孩子都可以拿到一笔钱,早年的时候是5分,后来是1毛,然后是2毛。
钱不多,顶多是买些小零嘴,但对他们来说,却已经是最好的礼物。
想到这里,她有些晃神。
任青华叫醒了她,笑道“怎么,怀念小时候赶集的日子”
“是有一点,”季遇笑了笑,转回正题,“那就是说以后再得多做点背心每天卖不完也不要紧吗”
“对,”任青华点头,“这些天镇上买背心的人不算太多,平均下来每天要个100件左右,之后可能还会下降,后面也不用做太多,100件打底,多个10件20件也成,赶集那天来镇上的人会有很多,这一波卖完,后面我们就可以减少数量了,到时候赶集那天我把你之前叫人给我做的裙子挂出来,后面我们继续做一些定制的生意。”
“行,”季遇点头,“那我知道了,我会去说的。”
赶集还剩十来天,正好把这批白棉布卖完,任青华想要在赶集那天做笔大生意,只要这几天生意好,她可能还会再去一趟批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