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崇祯帝朱由检运转“佛门他心通”后,准确把握住在场众多匠人之心理,知晓“户籍制度”局限。
从这些人内心深处的欣喜若狂与尽力遮掩的恐惧和无奈中,朱由检通过“佛法”窥探人心,掌控人性。不过,在古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普遍对“仁义礼智信”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绝缘,只想活着。
活着就离不开衣、食、住、行,而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百姓来说,食物永远排第一位,因没有东西吃就会饿死,而穿衣服、住山洞、行走迁徙等还得排在解决“吃饭”之后,但大疫、饥荒灾年怎么过?
灾荒之年如何活命?就从明朝普通下层百姓的一些骂人话中可以看出端倪,比如“菜货”、“菜瘟”、“瘟货”等粗话都带有“食物”或“牲口”的语言信息,说明人的身份、地位一旦低到不能再低,就只能做“菜人”。
所谓“菜人”,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挺文雅,以为是善于做菜的人?或善于种菜的人?但事实相反!因为“菜人”其实就是被别人拿来当作“下酒菜”的“人”,因为“翻开历史,里面满篇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菜人”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要追溯至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献祭仪式,也就是本部落把敌对部落的俘虏抓来当作牲口献寄给“祖先”或“神灵”。后世有人认为是外星爬虫类的“蜥蜴人”在操控地球人类崇拜自己。
到了夏、商、周时期,被献祭“人”主要是战争中的奴隶,在奴隶主或入侵中原的游牧民族军队眼中,已被当作“两脚羊”来随意买卖,分而食之,比如“五胡乱华”时期的“羯族”,就特别喜欢吃汉族小孩和女人。
虽说最早的“菜人”只是个别现象,且远古时代暂且不论,但有文明之后,人类根据文字记载便能追溯其最远历史——夏朝。《左传》有记载,夏商周时期,“人祭”成风,往往使用童男童女祭祀天地,使用女人来祭祀鬼神。献祭后,这些人就被当作天地鬼神赏赐的食物,被大家分割吃掉。这只是“菜人”的一种。
从此以后,虽然人类文明在不断进化,人类思想在不断进步,仁义道德在不断深入人心,但“菜人”的悲惨命运却难以逃脱。《中国食人史料钞》对历朝历代“以人为食”的事件做了详细罗列,最远可以追溯至大禹时期,最近发生在民国时期。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即便是近代历史,仍然存在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
翻阅历史,“菜人”在一些年份记录很平常,甚至很盛行。根据《中国食人史料钞》记载,大概可分为这么几种年份。一种是“饥荒之年”。因干旱、蝗虫、洪水等原因,导致庄稼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无食。
比如,后世的清朝雍正年间,有两个大灾年,一年是天下大旱,饿死灾民390多万,一年是天下大涝,饿死灾民460多万,饿死的就有850万!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底层百姓真的没有任何东西可用来充饥了!
历史记载了当时“菜人”情况,比如刚开始时,大家饿得受不了,为何活命就只好分食刚刚死去的人。但当“死尸”也无法满足“食用”时,人们开始卖儿卖女卖自己,人就成了牲口般的可任意屠杀的“食物商品”。
每到灾荒之年,为何老百姓都习惯“易子而食”?雖然“虎毒不食子”,但不代表不吃别人的孩子!另一种是战乱之年,因朝代更迭、农民起义、边境冲突、诸侯造反等原因,战火连年,影响百姓正常生产生活。
比如,两汉之际因所谓“现代穿越者”回去古代制造“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但他为了保证飘摇的政权苟延残喘,于是官府横征暴敛,欲求无度,本来受起义影响,百姓的生活已够贫困了,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恰恰在这时,王莽还生出了要击败匈奴的“野心”,并发兵30万攻打匈奴,而战争需要大量的粮食、马匹、军备,但国库根本不够,所以就地搜刮。时间一长,最后连屯兵和边民都吃不饱,便开始“人吃人”。
无论是饥荒之年,还是战乱之年,出现“菜人”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字——“饿”。但或许有人会说,没有粮食,还可以吃其它东西充饥呀?哪怕是飞禽、走兽、鱼虫、蛇鼠、树皮、草根、棉花……甚至观音土呢?为什么非要吃人肉呢?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没有吃过上述这些东西,因为吃过了就知道答案了。
当灾年到来,粮食不足时,人们首先吃的是树皮和草根,其中最好吃的是榆树,因为其它树皮通常都有毒,吃多了会中毒而亡。至于飞禽、走兽、鱼虫、蛇鼠这些东西早就被有手段者赶尽杀绝分食殆尽了!
榆树皮的吃法也很 “讲究”,先要晒干,然后去除外面的一层老皮,将剩余的碾成粉,当作粮食来充饥,既可作粉条,也可以蒸着吃,只是不易消化而已。吃榆树皮只是无粮可吃后,捕食鸟兽虫鱼的替代。
这属于闹饥荒的第一个阶段,之后就该吃更难吃的东西了,如豆秸、玉米秸;再之后就得吃棉衣里的棉絮、衣服上的皮革。最后,当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为了不被饥饿折磨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