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娱乐王朝>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给剧组站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给剧组站台(1 / 2)

这也难怪,付老爷子可是小学课本上的人物,关于他的更多事迹连外国人都知道,这里的人绝大部分,也都是在他和他的那一辈人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像他这个层面的人,下到地方上的正常流程首先是巡视,或者说考察。

于是大院里的一些部门设置,就是首要的参观对象。这里虽然不是电影制片厂的厂区,但相关机构的牌子一应俱全,像是制片室、总调度室、生产办公室、生产处、生产调度室、外协办、宣传发行科、物资供应科及资料室之类,名目齐全,一个也没落下。

将这些主要部门一一浏览过之后,就来到了另一道门前。这里的部门设置就变成了演员队、导演室、摄影室、美术室、制片室、化服道车间、置景车间的类似设置,都是一些跟实际拍摄工作相关的下属部门。

刘清山对所有的这些都不感兴趣,唯独对那座足有商场那么大的仓库产生了好奇心。

旁边有介绍的,据说这里是近两万平方米的服装、道具仓库,存有各个时期的军服和华国历代各式服装约几十万套。

并有三、四十年代,美军、小岛和华队各类效果、道具枪炮等装备,以及明清时期各类家具及军用、日用各类陈设道具数万件。

不过,刘清山之前拍摄的集结号,所的服装并不来自这里。按照韩四爷的话说,他是从民间类似如中介的经营者那里借到的。

原因很简单,一是这里并不收存那种有明显破损、污垢的衣物,二是这里的出借价格很高。

反而像是其他民营影视城那样的存在,常常有破烂一样的各类服装堆积如山,都是曾经的剧组演员脱下来就堆到一起拉过去的。

这个时候,院外又匆匆跑进来两个人。他们刘清山倒是认识,正是亮剑剧组的两名老导演。

这二人在外面虽然名声不显,在业内却是鼎鼎大名,均为红星电影制片厂培养起来的国内第四代导演。

到达后其中一人赶紧解释“片场今天去了很多人,迎来送往的很忙碌,接到领导电话的时候,我们俩就赶紧往这边赶”他们当然还没资格靠近付老身边,那位听他们认识的中年人,也不敢高声回应。

好在刘清山及时出面了,他跟付老介绍了他们二人。付老的情绪看上去很好“这里就不坐了吧,咱们还是直接赶去剧组”这个影视基地建筑面积比横店还大,各种年代的建筑设计也更多,不过大都是跟战争片相关的居多,甚至连当年红军强渡铁索桥的道具设施都有。

也有类似如江南水乡一带的老建筑,只是数量很少而已。亮剑的剧组,就设在一个既像是村寨又像是驿站,很具有年代感的一小片建筑群里。

经过的路上,刘清山甚至还看到了烧毁的城市和村庄的断壁残垣,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小桥和炮楼,各种的老年间店铺,挂着某某第一监狱字样的建筑群等等。

村寨式的破旧建筑,被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院子围了起来,外面已经停着好多汽车。

这是赶来庆祝的嘉宾们的座驾,进去后刘清山打眼一看,就基本了解了都是些什么人。

里面并没有几个大牌演员的身影。但多是些熟面孔,是那种会经常出现在电视机里,却除了圈内人,普通观众很少能叫出名字来的演员。

或者说,如今大量出现的抗战神剧,就会经常出现这些人的身影。他们大都是出身于类如红星电影制片厂这样的国营单位,没有签外面的演艺公司或者经纪人合同,但会经常参演一些老年代的片子。

也就是说,他们有单位里的工资可拿,奖金和外快的来源就来自各个剧组。

因而一旦哪里有新的剧组建立,他们就会从各处冒出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机会。

哪怕只是一个只有一两句台词的角色,他们的大部分人也都会接,反正耗费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赚到几百、上千块钱。

也可以理解成,他们是依托着这个影视基地混迹的那拨人,但又远比群演有资格和阅历,并且跟很多着名艺人、导演都能或多或少地攀上点儿关系。

刘清山更愿意把他们看作是主流圈子里的异类,话剧团的不热衷于团里的排戏,影视剧的配音只想着屏幕上出现自己,曲艺团的不再对绕口令产生兴趣。

但你还不能说他们不务正业,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让京都各个剧组之间的联系紧密了很多,而且很好地弥补了群演的能力不足,可职业演员又不肯沾染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

这类人里也有功成名就的,比如张涵隅,可人家跟冯导是过命的交情,跟在他身边混得最差的时候也还是剧组里的剧务或美工。

当然这里面也有自身身家富裕,却对演艺事业一往情深的主儿。这类人在兴趣爱好方面就叫追求了,因为对剧组来说,他们在关键的时刻还能起到一部分资本方的意外惊喜。

他们当中也有范例,比如老戏骨李承汝,早在1991年,人家的外汇仓里就有约合华币一个亿的1300万美金。

而且他的四合院紧挨着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