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朱高煦与文武重臣的会议还在继续。
夏原吉认为分封原先的草原各部首领,让他们继续统治各自的部落牧民,等于是走老路。
如此百年之后,草原各部相互征伐,必然又会诞生出新的强大势力。
这都还是往好了说。
假如几十年后,大明因为某些原因开始走下坡路,不需要一百年,只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草原游牧部落的实力就能壮大至少一倍,甚至数倍。
当年匈奴覆灭后,中原王朝没有在草原施行有效的治理,以至于后面草原上诞生了突厥。
尽管大汉击败匈奴夺取漠南河套之地后,设置郡县加以管理,却对更远的漠北鞭长莫及。
不是大汉朝廷不想对漠北进行直管,而是那时候的综合国力做不到,毕竟当时大汉连南方很多地区都还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
之后到了贞观年间,大唐降服东突厥之后,唐太宗在东突厥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于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
唐高宗永徽元年,大唐平定突厥车鼻可汗,于其地设瀚海都护府,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府,以及苏农等二十四州,与燕然都护府壤地交错。
再后来,大唐攻灭西突厥,也设置了大都护府、都护府,以及许多的都督府,对当地进行管理。
只可惜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对草原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假如大唐一直强盛下去,草原上不至于会有后来的蒙古崛起。
然而,自有史以来,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永盛不衰的王朝。
五代十国中原混战了七十余年,给了草原游牧部落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
因此,夏原吉认为大明若要彻底杜绝来自草原的威胁,有且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对草原置以郡县,由朝廷派遣流官,进行直管。
再从大明本土迁移百姓前往草原,充实草原人口,同时加强对牧民的教化,积极施行汉化政策。
只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就能把草原变成汉地。
可是夏原吉又提出了一系列现实问题。
草原太大了,置以郡县的话,得设置多少郡县
又在何处修建城池
假如从大明本土迁移百姓去草原定居,得迁去多少人口
是数十万,还是上百万
漠北、漠西许多地方冬季漫长又寒冷,就算强制迁过去数十乃至上百万的大明百姓,他们会不会因为无法适应漫长的寒冬而选择逃亡
再有,迁去草原的百姓是像牧民那样放牧,还是开垦土地靠种田维持生计
若是日后草原出现雪灾、旱灾,朝廷又该如何去赈灾
其实夏原吉说来说去,本质上想表达的用一句话就能概括郡县草原确实是上上策,但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即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且持续的投入。
朱高煦并没有急着发表他的看法,而是在夏原吉说完之后,依次询问了其他几部尚书,以及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的看法。
这些人的观点,在大体上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蹇义的分封之论,即册封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首领为王公贵族,并依永乐旧制给他们划定牧区,让他们固守在各自的牧区上,禁止随便迁移,以防生乱。
而且,为了防止将来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可以多册封一些部落首领,把万人以上的大中型部落拆分成数千人的中小型部落,让他们相互制衡,只能乖乖的听大明朝廷的话,服从大明朝廷的管理。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朝廷不需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只需要赐一些官服、官印,并定期派钦差前往草原巡视,彰显朝廷威严即可。
另一派支持夏原吉的郡县之论,即在草原上设立府县,由朝廷派遣流官直管。
话说,,,版。
但这样做需要很大的代价,很可能需要三年五载甚至十余年的布置才能见到成效。
朱高煦听完了文臣们的看法,又把目光移向了曹国公李景隆与魏国公徐辉祖。
李景隆与朱棣是同一年出生,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
李景隆比徐辉祖年长五岁,在洪武十九年袭爵曹国公,而徐辉祖在洪武二十一年才袭爵魏国公。
如今的两人,已是历经三朝的老臣。
他俩虽然少年风华与锐气不再,但却变得更加稳重,看待问题也越发全面与深刻。
所以朱高煦十分倚重李、徐二人,让他俩担任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更让他俩入阁。
“陛下,老臣认为,瓦剌与鞑靼混战了数十年,导致草原各部实力大减,而今陛下一战剿灭脱欢、阿鲁台等人,阿岱汗更是献上了蒙元传国玺,瓦剌、鞑靼已彻底覆灭。”
李景隆起身作揖行礼道“据老臣所知,此时草原上已无部众过万的部落,多是人口数百或数千的小部落,眼下正是将草原收归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