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楠最终还真就听了林文的话, 选了吴氏为后。
周太后知道后,再次气的半死,忍不住对着李太后哭了起来, “养儿子有什么用, 一点都不贴心,只知道气我。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不生他,还能落个清净。”
李太后微微蹙眉, 有些不大开心。两宫皇太后之间, 她虽为母后皇太后, 身份更尊贵些, 可因着周太后是皇帝生母, 奉承她的人更多些,显得自己的寿仙宫更清净些。这一切, 不都是因为周太后有个当皇帝的儿子,而自己无所出吗?
周氏这话,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吗?
周太后也不是傻子, 话一说出口, 就察觉到李太后的脸色不对,不过她和李氏一起待了几十年了,自然知道如何哄好她。
“姐姐别多心, 我没有别的意思, 我只是感伤自身罢了。皇帝虽是我生的,可您是知道的, 刚满半岁就封了太子,挪去了东宫。之后······在他心里,只有林氏才是他的亲人, 我就是个外人。”周太后说着说着,又低头抹起了眼泪。
这话让李太后想起了当年那段动荡岁月,还有她们姐妹二人相依为命的时光,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前路未知,谁都不知道死亡会在什么时候来临。她们互相依靠,彼此陪伴,才能度过。
她叹了口气,“我没有生气,只是劝你也别生气。我知道皇帝没有选孙氏为后,你很失望,可孙氏是你的外甥女,为了避嫌,你也不该选她。你不怕被言官参奏,说外戚为祸吗?”
“我不过是想和皇帝更亲近些罢了。”说起这个,周太后也有些心虚,她知道,朝堂上已经有人在弹劾周家了。
“你这个心是没错的,可不该放在这上头。你要是真关心皇帝,可以在皇帝的饮食起居上多用点心。你看林氏,就做得很好,进退有度,皇帝虽信任她,她也没有仗着皇帝的宠爱妄议朝政,胡作非为。此番也是皇帝执意询问她的意见,她才开口的。至于她也推荐吴氏,这也很好理解。你荐了孙氏,我荐了元氏,她不想得罪你我,便只能选择太皇太后推荐的吴氏。”李太后循循善诱道,“更何况,太皇太后历经四朝五帝,她看中的人,必定不会错的。”
周太后也知道,圣旨都下了,此事再无转圜的余地,她不过是想找个人发泄一番罢了。
“我知道了姐姐,我都听你的。”
李太后见她态度一如既往,笑着点了点头。“你若真喜欢那孙氏,回头也召进宫,封个妃,经常陪你说说话也好。”
“姐姐也在母家选个亲近的女孩子进宫吧,就当陪咱们说说话。谁让咱们没有儿子缘呢。”周太后笑着说道。
李太后摇摇头,“既然亲近,难免有所偏颇。长此以往,后妃不和,后宫不宁,岂不是祸事?若真心疼,不如给她选个好人家嫁了,日常进宫陪咱们说说话就是了。”
周太后却有些不以为然,“姐姐也太过谨慎了。”从前就罢了,如今她都是太后了,难道还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意行事吗?不过她倒是真喜欢果儿那孩子,封妃太委屈她了,还是封个贵妃吧!将来若她有了孩子,自己就抱过来养,也算是补偿自己未能亲自养育孩子的遗憾吧。
周太后原以为自己已经做出让步了,这样小小的请求,皇帝不会反对的。
谁知皇帝是答应让孙氏进宫,却只给了个贵人的位份。
周太后为了外甥女据理力争,皇帝却说,孙氏无才无德,也无甚家世,又对社稷子嗣无功,当个贵人已是看在太后的份上,还敢肖想贵妃之位!
周太后气了个倒仰,她认为这肯定是林氏挑唆的,于是趁着皇帝上朝之时,召见林文,也不说话,只晾着她,让她罚跪。
可半柱香时间还没到,太皇太后和李太后宫里就先后来人,让林文回去了。
周太后又是一番哭诉,这次没等李太后开口,太皇太后就先将她训斥了一番,“当初你初进宫,也不过是个贵人,后来伺候皇帝得宜,晋为嫔,有孕后封妃,生下楠儿后,才晋为贵妃。你的外甥女,难道比你当初还金贵些吗?以哀家看,皇帝这样处置甚好。”太皇太后直接说道。
这一直是周太后心中的痛,她初入宫只是个小小贵人,而李氏却是皇后,哪怕她们现在同为太后,也是李氏在前她在后。她自己吃过名分上的亏,所以不愿外甥女再吃亏,可所有人都反对。
她不过想选个称心如意的儿媳妇,她有什么错?
她如今已经贵为太后了,可连儿媳妇的人选都不能决定,甚至连一个贱婢都不能处置,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周太后回去后就说身子不畅快,却不肯见太医,也不肯吃药。
皇帝对她这个生母本就没多少感情,见她为难林文,更是不喜。连面都不露,随周太后折腾去了。
周太后等了几天,也没等到皇帝的身影,又羞又怒,真的病倒了。
李太后来看她,“妹妹一贯聪明,怎么这回反而糊涂了?”
李太后在她床边坐下,拉着周太后的手,“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