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一首不知几何,随意拼凑出来的所谓的‘诗’。”
王成特意强调道:“注意,我说的‘诗’是打双引号的,并且,还着重强调。词不押韵,强行谱曲,这就不是一首歌。”
“现在的年轻人鉴赏能力极差,那些营销号随意带节奏说是古风歌曲,就一窝蜂地追捧。”
“其实什么都不懂,完全不明白什么叫古风。”
这种毫无顾忌,高高在上的贬低。
让林白芙很难相信,王成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是坏人变老了么?
她以前,还挺崇拜王成的。
读书的时候,别人听歌就只记得唱歌的明星,而她已经把词作者的生平履历全去查了个遍。
不过,王成毕竟是幕后工作者,鲜少出现在聚光灯下。
关于他的新闻、事迹、履历,其实都非常少。
就算有,也是很片面的吹捧。
但是,并不妨碍林白芙喜欢王成写的词。
辞藻华丽、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给人以空中楼阁,美轮美奂之感。
而空中楼阁,被林白芙用在这里,并非是贬低的意思。
而是一种状态,格调。
可是现在见到王成本人,看到了他真实的一面……不,也许,这还不算他真实的一面,还有更真实的一面,没有被发掘。
聚光灯下,丑恶,未尝不是另一种面具。
主持人很上道,继续问道:“那什么才叫古风呢?王老先生能不能帮我们答疑解惑一下?毕竟现在流行古风热,但是大家追求的好像都不太一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王成战术沉吟了一下,装作思考。
其实访谈的问题,事先就已经给被采访的嘉宾看过了。
得让对方心里有底,先想好怎样回答。
否则采访过程稀碎,回答者也胡言乱语,那节目还播不播?得重新采访多少回?
能播出去的采访,事先几乎都对过稿子。
思考完毕,王成道:“古风,不是凑几个之乎者也,而是要多用华词……华词的意思,你懂吗?”
他接机卖弄,主持人就算懂,也只能摇头装不懂。
“就是华丽的词,才光彩夺目,富有韵味,令人击节称赞,且得押韵……”
“台长,我出去一下。”
如果还是学生时期,林白芙可能就被王成的话,迷得不要不要的了。
可是进入社会,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强,见识越来越广,尤其是看过李昱写的那些歌曲的词之后,越来越觉得王成的话是在扯淡。
她听不下去,起身告辞。
杨明辉没在意,他听得津津有味,因为在他听来,每一句都是在针对李昱。
他现在已经不刻意针对李昱了,看到别人恶心李昱,他就很高兴。
如今让李昱上春晚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
杨明辉只要卡住,不让李昱上春晚,就足以恶心他,不需要再有多余的动作,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王成接着举了两个例子:“天后白芷瑶和黄褚斯的两首歌,以古器为主题,用不同的辞藻,写了两首歌,那是我这段时间以来,最得意的两首词,您可以去听听。”
“听过了,现在网上这两首歌已经火爆了。一首叫《青铜器》,一首叫《织布》嘛,很有古韵的两首词。”
“是吧,很火吧?我能骗你?”王成很骄傲。
节目录制完后,加班加点制作出来。
第二天,就播放了出去。
像这种追热点的节目,并不需要制作得多华丽。
也不会有多少人看这种纯访谈性质的节目,尤其是王成这种圈外知名度不高,只在圈内知名,少有人了解的人,更不能引起年轻人多大的兴趣。
只是电视台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看看市场效果罢了。
效果好,以后继续做,甚至做得更大型一点。
另外,国风和古风,是热点,也是上边已经在搞的文化推广,杨明辉这算是响应号召了。
然而,这次,节目里提到了李昱。
那就不一样了。
等于蹭了明星热度,还是当前大热的明星。
杨明辉也有意为之,宣传时的视频标题就带上了李昱的名字,果然吸引了一大批网友围观。
然后,不出意外,评论区吵起来了。
热度,自然就有了。
“这就是圈内前辈的格局?”
“看吐了,直接点名李总,什么仇什么怨啊?”
“李总会打你脸的,等着。”
“打脸?李昱?他拿什么打脸?”
“哈哈哈,笑死了,地瓜们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吧,李昱那些歌能叫歌吗?充其量是一堆音乐垃圾。”
“跟词仙比,地瓜们的脑袋被门夹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