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城皇宫御书房内。八支造型独特的鱼烛将不大的御书房内映得透亮,刘曜一边仔细阅读着朝中大臣们呈上的奏折,眉头也慢慢的皱了起来。
一名小太监手持一柄白玉拂尘,站在房门边,低着头,纹丝不动。厚实的锦帘将寒冷的西北风挡在门外,一盆火红的炭火洋溢着阵阵温暖。
轻轻放下一份奏折,刘曜深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慢慢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身体,缓缓的在书房里踱起步来,似在思索什么为难之事。
不错,刘曜心中的确有为难之事,自从东西两部太平军流窜到两淮道、荆襄道交界处的十万大山中之后,刘曜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两年整个大夏帝国被太平军给搅得一塌糊涂,他们攻城略地,杀害帝国官员,牵扯了帝国大量的兵力,以至于在前段时间帝国被迫和格鲁特这样的外蛮小国签署了一个屈辱的协议。现在好了,他们逃进了十万大山之中,那里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根本就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太平军,要不了多久就是饿也把他们饿死了。
十万大山位于两淮道、荆襄道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200公里,南北宽约120公里。十万大山里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只有这里才有少量可供耕种的田地。山地间多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坡向多变,经常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可是这里却有两份奏折,分别是行政大臣白玉明及军务大臣陆廷山两位帝国的弘股之臣所呈,而且奏折的内容还惊人的相视,所反映的问题核心其实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担心两部太平军流窜到十万大山那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们还有七万大军,一不小心就会又成燎原之势。而且十万大山濒临江南道、荆襄道,一个是帝国最富裕的道,是帝国的最主要的赋税之地,另一个则是帝国的粮仓,一旦这股太平军进入这两道,那对帝国的危害可就大了。
刘曜越想越心烦,忍不住又拿起那两份奏折细细的读了一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陛下。”
“什么事?”从沉思中惊醒的刘曜望了一眼禀报的小太监。
“行政大臣白大人、军务大臣陆大人两位大人在宫外求见。”
“哦?宣他们到御书房来见朕。”
“臣白玉明(陆廷山)叩见陛下。”一脸肃穆之色的白玉明、陆廷山踏进御书房,深深的行了一个礼。
“平身吧,白爱卿、路爱卿你们深夜见朕,可是又有什么大的变故?”刘曜有些担心的问道。
“不,并无其他,臣及白大人深夜见驾,还是为了太平军流窜到十万大山一事。”陆廷山双眼平视,郑重其事的说道。
“哦,”刘曜轻轻舒了一口气,身子也向后一仰,显得轻松了许多,“是这事啊,朕还以为是蒙古人或是格鲁特人又有什么动静了呢。”
“陛下,臣并不以为此事不足道,以臣拙见,此事若是处理不当,其后果将甚于西北及西南那两个藩镇。”陆廷山的脸变得有些发白。
一听向来慎重的军务大臣如此说,刘曜不禁一怔陆爱卿,你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不,陛下,陆大人绝对没有危言耸听,如若再不引起重视,臣以为,那太平军必成第二个战天威或第二个风凌,其危害甚至尤有过之。”这时白玉明忍不住插了进来。
“果真如此?那说说你们的理由吧。”刘曜心中一震,脸色也沉重起来。
“陛下!从郑勇老侯爷的奏折来看,太平军撤到十万大山是早有预谋。这一点从徐州方面的太平军占优势的情况下进入十万大山也能看得出。虽说十万大山中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但是十万大山的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东临两淮道首府寿州及两淮道的经济重镇扬州,东南不远就是江南道的首府金陵,西面临近帝国粮仓荆襄道,南面出了大山就是帝国的黄金水道阳江,所以他们很容易就可以筹集到钱粮,最主要的是一旦国际形势有什么异动,我们的兵力被牵扯住,那他们就可以走出十万大山东山再起。”陆廷山情绪有些激动。
“继续说下去!”刘曜脸色阴沉。
“陛下,下面我来说吧!目前十万大山之中的太平军还有七万精锐军队,而且就凭他们蛊惑人心的手段,他们绝对可以短时间内再次拉起几十万的大军。一旦他们进入江南道或者荆襄道,到那时外有蒙古人、铁勒人、格鲁特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军,到那时帝国就真的危险了。”白玉明话语中充满了忧虑。
刘曜忍不住轻哼一声,脸色也变得更加阴冷。
“臣以为,绝不能让太平军死灰复燃,而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弥补。”陆廷山趁热打铁,提出建议。
“你有什么办法?”刘曜面无表情,只是微微点头。
“陛下,臣和白大人商量了一个办法,一定让太平军走不出十万大山。”陆廷山见皇帝陛下语气已经松动许多,知道刘曜已经同意自己和白玉明的看法,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胸有成竹的提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