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愤怒,以致案件的性质起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份材料是一些账薄——这些账薄记载的不是朱成元的家庭开支情况,而是朱成元任内给各个上级领导送礼的详细记录,包括有字账30本、无字账1本、散账28页,总共273页。
这些账本在朱成元最苦的时候也没有拿出来,可见它的重要性,朱成元敢告御状,凭依的就是这些账本,这些账本记录了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山东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到道台、知府,凡是朱成元的上级没有不收礼的。
此前,地方官员薪俸不高,雍正元年山东开始实行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地方官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办公经费也已有了充分保证。然而薪资的增加并没有杜绝收受贿赂,二十六年的账本说明,基本上送的礼都是一样的多。
这三十本账目上最后成为证据,锁进了刑部的文案卷宗之中,然后被无数个师爷调看,可以说雍正以后中国八成的师爷,都跟这个账本有关系,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账本写的太细致了。
“参谒上司,则备见面礼;凡遇年节,则备节礼;生辰喜庆,则备贺礼;题授保荐,则备谢礼;升转去任,则备别礼”
见面礼和别礼都是上司一来一往之间,次数相对较少,但是每次都是大项开支,节礼和贺礼较多,但是金额较少,聚沙成塔,花费不比前两项少,谢礼事关升迁,所以格外的重一些,在五种礼中花费最多。
五种礼之外,还有诸多杂项“盘库礼”“抄牌礼”、“过站礼““阅城礼”每次送礼时还要送“随封银”,或“单随”,或“双随”。按照官场送礼通常的习惯,送礼时要有小费,叫做“随封银”,百分之十是“单随”,加倍则是“双随”。名义上是给主人的家人作“门礼”的,但实际上不归家人,而归主人。
某年间,安徽按察使到任后去拜会巡抚,看门的索要门包,问要多少,回答说一百,于是该按察便送了一百大洋,门房说:“一百是一百两银子,不是一百洋元。”该按察使没办法,只好补上三十块大洋,门房仍然不肯放行,向他索要小包(所谓“小包”就是随封银)该按察使勃然大怒,把门房臭骂了一顿,门房怕了,这才让按察使进门,时间已经过了十几个小时。
按察使约等于省高级法院院长,掌握一省司法,可不是无足轻重的人物,见省长都这么费力,由此可见门房的厉害。
说到这里,李斌方才恍然大悟,笑着说道:“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官场的潜规则吗,不知道现在我们过去的话,要交那些礼?”
钱能训眼光闪烁了一下,又啜了一口茶水,这才低声道:“新社会了,还能跟旧社会一样吗,只要带一些土特产就行了,李书记是明白人,自然不用我多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