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收麦子的时候,他们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虽然比不上青牛镇,但是比他们之前种的庄稼,那好的不要太多了。
陈大山又给他们种子,他们都拿回去种秋粮。
跟其他的村子一样,到时候一斤还五斤就行了。
村民们不需要再交其他的赋税,只要没有天灾,都能实现衣食无忧,粮食还有余剩的。
另外,牛保长也鼓励大家多多养牲口,这样不仅能改善家里的生活,还能多弄粪,可以让粮食增产。
大家有的吃了,让养牲口,当然是乐意的。
尤其是他们听说豆秸和玉米混在一起磨碎了就可以喂鸡喂鸭子,他们都很乐意。
周元正算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青牛镇和黑龙潭这两个镇子。
而且,黑龙潭的地盘比青牛镇要大的多。
还有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还没有开垦出来,倘若全都开垦出来,那又是很多粮食。
大家都十分开心。
就连新搬来的那三位富商也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人想要起事,还是得有自己的地盘才行啊。
要不然,后补跟不上,这可不好办。
一整个夏天,他们这里三天两头下雨。
午后说下雨就下雨,下完之后很快就天晴了。
因此,庄稼长的非常旺盛。
所有的人都很欢乐,老年人抽着旱烟袋,眯着眼睛看着自家田里的庄稼。
那眼神里充满的是希望。
转眼到了秋收的季节。
老百姓都高高兴兴地收庄稼。
他们已经从青牛镇引进了先进的农具,收割的时候比往年要快出了许多,而且还省力。
毕竟弯腰很累的,现在不用弯腰了,男子绑着收割的工具收割,女子跟着帮忙打捆。
男女都下地干活,自然是比从前快的多了。
先不说庄稼有没有收到仓里,他们总归是给收到了场上。
收到了场上,他们接下来就要打场晒谷,离进仓不远了。
今年的庄稼长得格外好,别的不说,单说豆子,比他们以前种的要好的太多。
以前他们的豆子最多就是百
。十来斤,一般的话一亩地也就七八十斤,七八十斤也是在没有旱涝虫灾的前提下。
但今年这豆子,一棵豆秧上结了这么多豆荚,一个豆荚有三个米儿的,也有四个的,还有五六个的。
这么多的豆荚,大家从前从来没见过的。
这庄稼,怎么看也得打个二三百斤。
稻谷的谷穗长的很长,上面结了很多籽儿,都沉甸甸地垂着脑袋,金黄金黄的。
看着甭提有多舒坦了。
这都是他们口里的粮食。
有了这些,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能不高兴吗?
就算是还陈大山家的种粮,一斤还五斤,他们剩下的也还有很多呢。
况且他们又不用再交别的赋税了。
陈大山他们还告诉他们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让他们省力,平均一个人又可以多种一两亩地。
他们能不开心吗?
秋收之后,他们不急着去种粮食。
因为种麦子得要等节气,到了节气才能种。
所以,他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谷,晒谷。
打谷场上各种庄稼都是一堆一堆的,堆的很高。
有的人家劳动力多的,可以这边收割那边打谷。
劳动力少的,只能一样一样干。
先把田里的收到场上再说,要不然熟过了就会落籽儿。
有的人干劲十足,他早上把场给散上,让太阳先晒着,然后再到田里去收割。
中午回来之后就开始打场,半下午就能收场。
收完之后,天都快黑了,他们却还要再到田里去干一会儿。
这样当然会比较辛苦。
但是对他们来说,付出和收获能相称,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今年是因为打谷机太少了,来年他们一定要早早的买打谷机回来,这样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能帮得上忙了。
从前他们觉得妇女到田里去干活不合适,后来听说青牛镇的妇女能扛半边天,他们也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除了能生孩子做饭之外,没有一丁点的用处了。
莫砚是专门管理这些事的。
黑龙潭这边头
。一年跟着青牛镇种地,他有些不放心,专门过去看看。
他深入到田间地头去查看,发现他们还是吃亏在农具上。
如果农具能充足的话,那他们这边的效率还可以再提高。
提高效率,才能扩大生产。
不管是黑龙潭还是青牛镇,都是人少地多。
大片大片的荒地还等着开垦。
老百姓看到坡上岗派人过来查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