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看到的是谁的画?
郎世宁的。
郎世宁的名气确实更大一些,因为郎世宁是个外国人,在国内绘画史上存在感确实更强,虽然水平跟石涛没得比,但郎世宁身上的光环确实更耀眼一些,尤其在普通民众之间,听说过郎世宁的人更多。
在市场上,郎世宁的作品表现也相当不错,很受欢迎,人气不比石涛差。
而且郎世宁的画更有辨识度,中西结合的特点太过鲜明,稍微懂点美术的人就能认出郎世宁的画。
当然,石磊自个儿是不喜欢的,因为他认为郎世宁所谓的中西结合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真正采集中西两派之长,只取形之合璧,落了下乘。
相反,其他一些传统画家在吸纳西方画优点这块做得相当不错,不但保留了国画意境深远画风含蓄的优点,还真正吸收了西方画重形的优点,在散点透视这块做得相当棒。
例如邹一桂这个冷门花卉画家。
邹一桂能把工笔花卉画到极致,就借鉴了西方画的优点,只是邹一桂专攻花卉一项,且名气不大,研究邹一桂的人很少,所以邹一桂不为人所知,在现代收藏史上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但石磊却非常欣赏邹一桂和邹一桂的画,远超对郎世宁的喜爱。
当然,站在时代的维度上,郎世宁也确实对得起他的名气,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这块起到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媲美的。
至于郎世宁的水平,这么说吧,跟傅青主、石涛这种大宗师比起来差点意思,但在整个绘画史上,也是一流水平,再加上独特的画风,勉强也能够得着宗师的门槛。
摆在石磊面前的就是郎世宁画的《八骏图》。
《八骏》这个题材很受欢迎,很多画家都画,最著名的肯定要数徐悲鸿。
但在徐悲鸿之前,很多画家就在画,其中就包括郎世宁,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就是1775年画给乾隆的那一幅,曾经拍出过接近两个亿的天价。
现在,石磊又看到一幅郎世宁画的《八骏图》。
当然,构图、布局、细节等内容跟那一幅《八骏图》不一样。
可石磊还是怀疑这是赝品。
虽然画得非常逼真。
仔细看过之后,石磊这才伸手触摸进行鉴定。
果然,毫无灵气。
百分百的赝品。
应该就是高虎的手笔。
这么看,高虎还真是个高手,仿谁像谁,石涛、赵孟頫、郎世宁,都是宗师级的画家,且风格迥异,高虎却能画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相似度。
这么说吧,高虎这个水平,就算不是宗师级,也很接近了,哪怕只会模仿,那也大师级水平,只要凝练出自己的风格,就能轻松松晋级宗师。
当然,世间大部分画家都卡在这个门槛上。
形成自己的风格,总结出自己的创作理念,谈何容易。
而且高虎这人心术不正,明显没有把绘画创作当作崇高的事业,只是为了敛财而已,这样的人在绘画这块的高度也就到此为止了。
除非能有奇遇。
这么想着,石磊猛地一拍桌子:“你这掌柜的什么意思?纯心坑我?是觉得我好欺负?”
掌柜连忙道:“先生先生,这话怎么说?我可没有那个意思。”
“不是坑我,为什么拿出来的全是仿品,还特么全是新仿,咋地?你们这儿是造假窝点?”
“先生说笑了,这画怎么可能是新仿?上过大拍的,拍卖记录也在呢,我拿给你看。”
“不用拿,拍卖行里那么点事儿我比你更清楚,拍卖记录说明不了什么。”
这也是大实话。
拍卖行卖的都是真品吗?
当然不是。
别说中小拍卖行,就是大拍卖行也不敢保真,某个场次保真是有可能的,但拍卖行绝对不会把这两个字写在明面上,更不会以此为卖点进行宣传。
因为古玩这东西就没有人敢说百分百保真,再高明的鉴定师都有可能更打眼。
另外,就是拍卖行明知道有些拍卖品是赝品但却不得不上拍,因为这是人情拍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石磊和嘉德之间的关系,他有在嘉德大手笔花钱,同样也给嘉德提供了大量的拍品,关系越发展越亲密,若干年后他已经是嘉德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个时候他拿出一批货有真有假然后给嘉德送过去,让嘉德帮忙上拍。
嘉德怎么办?
把真的收下假的退回来?
真要这么干,将会失去他这样的重要合作伙伴。
所以,只要假得不是很离谱,嘉德也好,其他拍卖行也罢,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一个上拍的机会。
再大的拍卖行,也有这样的合作伙伴。
大部分拍卖行里的赝品就是这么来的。
拍卖行不可能这么干?
想多了。
只要能赚钱,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