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元璋的话音落下,朱寿一下愣住了。
啥玩意?
对锦衣卫有何看法?
他忍不住看向了便宜爷爷,满脸懵逼地问:“老头子,好端端的,您老问这个干啥?”
朱元璋也不含糊,顺口便忽悠道:“你这娃子,莫不是忘了?”
“你秦三叔是锦衣卫啊!”
“爷爷听他说,近日锦衣卫里头有风声传出,说是陛下动了裁撤之念!”
“你脑子转得快,帮爷爷琢磨琢磨,万一陛下动了这心思……”
“这兔崽子一向手脚不干净,因此被砍了脑袋咋办?”
“未雨绸缪之下,爷爷也大可想办法给他擦屁股啊!”
闻言,朱寿眼珠子直转。
锦衣卫、锦衣卫!
初为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天子亲军,统辖仪鸾司,后于洪武十五年改置锦衣卫,一手操办郭恒案、空印案、胡惟庸案!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再酿蓝玉案!
四大案出,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六年,正式裁撤锦衣卫!
本少爷的那个倒霉叔叔,身为锦衣卫,要是不拉一把的话,恐怕不用等凭借靖难之功册封国公,就得人头落地啊!
转念一想,他故作沉吟了几下,这才缓缓说道:“老头子!”
“孙儿以为,您老还是尽早想办法给倒霉叔叔脱罪吧!”
“要不了两年,陛下定要裁撤锦衣卫!”
话音刚落,一旁的管家老方登时吓得面皮大抖。
啊?
老夫的铁饭碗要丢了?
咋办咋办?
正六神无主之时,朱元璋则是微微凝眸,饶有兴趣地问:“寿儿,此话从何说来啊?”
朱寿一屁股坐在摇椅上,笑道:“老头子,这还不简单?”
“对于我巍巍大明朝来说,锦衣卫的存在,乃是天子身边的一把锋芒毕露的双刃剑!”
“利弊尽存乎于天子之心!”
“锦衣卫,如同难以驯服的鹰犬一样,天子驾驭得住,锦衣卫则利国利民!”
“可换而言之,天子昏庸、难以驾驭,锦衣卫定为祸天下四方!”
“当今之陛下,乃是千古一帝,连孙儿这个商贾都明白的道理,他老人家也了然于心,正因如此,两年之后,非裁撤锦衣卫不可!”
对于大孙子的说辞,朱元璋深以为然的颔首之余,也忍不住问:“寿儿,那为何是两年之后?”
“今年裁撤不就得了?”
不料,朱寿忙不迭地摇了摇头,说道:“不不不!”
“老头子,这你就想错了!”
说到这,他面色意味深长地道:“锦衣卫何时裁撤,不在于咱们爷孙两个的揣测,而是取决于太子朱标何时两腿一蹬、暴毙嗝屁!”
朱元璋脸色瞬间黑如锅底。
兔崽子!
天天琢磨自己老爹死是吧?
他压下心中掀起的几分怒气,问道:“寿儿,快跟爷爷说说,这是为何?”
朱寿笑了一下,说道:“很简单啊,太子朱标在世,文武尽臣服,又何况是一个锦衣卫?”
“太子活,则锦衣卫存续!”
“可太子朱标一旦死了呢?”
“朱允熥懦弱无刚,陛下定立朱允炆为后继之君,可就凭朱允炆被文官忽悠瘸了的烂泥样子,驾驭得了锦衣卫?”
“他要是有那个本事,陛下至于背负诛杀功臣之千古骂名,清洗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桀骜淮西武将?”
听着他的凿凿之言,朱允熥满脸无辜。
大哥!
弟不懦弱了啊!
再说,朱允炆都跑去当和尚了,还克继个鬼的大统啊!
至于此时的朱元璋,则是一阵默然。
倘若标儿死了、雄英也不在世、允熥还是老样子,咱恐怕真就得为了朱允炆那个不肖子孙,诛杀蓝玉、裁撤锦衣卫!
不过……
大孙子啊大孙子,咱们老朱家上下,早就跟你所思所想的一切变故,南辕北辙了!
不成!
咱还是得问问,身为大明朝往后的第三代天子,这娃子对锦衣卫的喜恶!
于是,他便凑上前来,笑呵呵地道:“寿儿,既是如此,为我大明朝万年计,你觉得锦衣卫利弊如何、可否一用呢?”
朱寿也不卖关子,缓缓说道:“要孙儿来说啊,锦衣卫这把双刃剑,利弊都太过锋芒了!”
“咱们来说说弊端吧!”
“锦衣卫之弊,在于失衡之祸!”
闻言,朱元璋顿时起了考校之心,故作疑惑地问:“失衡?”
“对!”
朱寿重重点了点头,幽幽地道:“锦衣卫上下,不受六部辖制,唯听命于天子!”
“一旦天子驾驭不住,锦衣卫定借此滋生野心,以至于窃取天子权柄,威压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