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在看了大孙写的条陈后,本就震惊得一塌湖涂了。又看到其他三位大儒的奏章,心里不禁感慨大儒不愧是大儒,不论是文辞还是见解,都远非朝堂之上这些庸碌之辈可比。
只是一想到逆孙,竟然只挑了一份最差的湖弄自己,老朱心里就一阵来气。
“咋的!”
“你师父写的奏章,咱这个皇帝还不配看呀!”
“咱的鞭子呢!”
朱允熥见老朱又要发飙,赶忙开口求饶。
“皇爷爷饶命!”
“其实孙儿之所以不把师父们替我写的拿出来,主要是他们三个意见不一致,怕干扰了皇爷爷。”
“哦?”
老朱刚刚只顾注意文辞和见解了,还真没注意这几人的奏章有啥区别。现在听到大孙的话,又重新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直至看了三遍,老朱才体会出这三个人的细微差别,从而对这三人的评价又提高一个档次。
相较于大孙的异想天开,这三人的奏疏就稳健多了,不仅结合了时下大明的现状,还考虑到了自己这个老皇帝的情绪和心气,凡是有可能触怒自己的地方,他们都列举了很多例子来左证,尽可能地让自己不那么抵触。
这也就是老朱看了几十年的奏折,跟各路牛鬼蛇神打过交道,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细微之处。
否则,换个稍微年轻点的皇帝,只会觉得这三人的奏折是老成谋国之言,心里除了钦佩再无其他。
朱元章沉默良久,将三份奏折还给朱允熥,郑重其事地对他道。
“大孙,你拜了三个好师父呀!”
“咱看得出他们是真心待你,你以后一定要尊重他们,多听他们的劝谏。”
“哦……”
朱允熥不情愿地答应一声,随即不甘心地说道。
“可是,他们三个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如何写奏疏,更是吵了好几个时辰。最后没办法了,他们才一人写了一份,然后拿过来让我选。”
“皇爷爷您说,我一个当学生的,除了拿自己写的出来献丑,还能咋办?”
老朱闻言哈哈一笑,宠溺地揉了揉大孙的小脑袋。
“你做得很好,很对,咱很欢喜。”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还是要这样办,哈哈哈!”
老朱说到这儿,拍了拍朱允熥的小肩膀,一指门外的广阔天地。
“去吧!”
“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就回来找咱,咱帮你想办法!”
“好嘞!”
朱允熥答应一声,就揣着三份奏章跑了出去。老朱盯着大孙的背影傻笑了一阵儿,突然对边上的秦德顺道。
“咱的大寿就要到了,你去问问太子妃,能不能赶在咱大寿之前,给咱绣一幅道德经……”
“绣?”
秦德顺愣了一下立马明白过来了,皇爷这是嫌太子妃太闲了,想给她找点事做呀。
不过这法子是不是有点太阴损了,道德经可是五千言呢,这得绣到什么时候去?
秦德顺强忍着笑意答应一声。
“噗……奴婢……奴婢伺候着陛下散了朝就去传旨……哈哈……”
老朱听到秦德顺的笑声,脸上也绷不住了。
不得不说,自己这办法确实挺那啥的,哈哈哈……
随着老朱让朱允炆监管兵仗局的圣旨发出去,大明朝野上下再次引起一片轩然大波。
不过大明的这片海上,有老朱这么个定海神针,甭管你多大的风浪都只能沉寂在海底涌动。
滞留在京的藩王们也很快得到消息。
总的来说,大明的藩王反应还算平静,毕竟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他们这辈子注定与皇位无缘。
但排行前五的藩王,心下可是泛起了滴咕。
秦王朱樉又拉着侧妃邓氏商量起来。
“爱妃,你看老爷子这又是想玩啥路数,咋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呢?”
“老爷子先前不是喜欢朱允熥喜欢的紧吗,又是天天叫他过去用早膳,又是把他叫过去陪他睡觉,咋又突然重视起朱允炆,并把兵仗局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他去做?”
邓氏嫣然一笑道。
“王爷呀,这还不明显吗,老爷子压根就没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呀。”
“不管是朱允熥还是朱允炆,都是老爷子的亲孙子,不管哪个有出息,老爷子都不亏呀!”
秦王闻言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哦哦……”
“孤明白了,敢情这老头在玩养蛊呐!”
朱棣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是诧异,他以为朱允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怎么又突然跳出个朱允炆,难不成老爷子现在还没拿定主意?
姚广孝看出朱棣的疑问,小声地劝慰道。
“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比较,或许是为三皇孙分担注意力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