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盯着济北中尉,语气冰冷地不带一丝温度。
“这是为何?不知延误军粮,合族当诛吗?”
济北中尉也不惧袁术,朝袁术拱拱手,语气不卑不亢。
“将军乃青州官员,为青州剿匪,所需粮草自然由朝廷解决,要么青州自行解决,济北乃兖州治下,没有义务为大军筹备粮草。”
“即便如此,出于仁义,我济北还是从百姓所剩不多的过冬之粮中,挤出一日口粮劳军,将军还有何不满?”
袁术怔住了,杨弘、俞涉也怔住了。
“四世三公”的袁术要粮,还讲规矩?能让你出粮,不是给你脸吗?
袁术他们自然知晓粮草得自备,但袁术为了路上轻便,自行舍弃了辎重,想仗着四世三公的世家名头,一路就食于地方,本来屡试不爽的这一招,居然到了济北不灵了,人家不买账。
袁术招摇撞骗干不下去了,被人问得哑口无言,羞地面红耳赤,手紧握佩剑柄,正欲起身,准备耍横发难。
杨弘连忙起身,他得安抚袁术,并为袁术全回面子。
“一派胡言,剿灭青州黄巾,不仅仅是青州之事,也是兖州之事,让济北提供粮草,朝廷也会赞成;莫非,济北不是大汉的疆土?莫非,济北欲掣肘青州剿匪乎?”
道理讲不过时就讲大义,对于谋士们来说,这是拿手戏,所以作为袁术长史的杨弘,这种技能还是不缺的。
“借国家大义,欲先声夺人,玩偷梁换柱?”
中尉嘴角微撇,目光闪过一丝不屑,暗忖,玩这个?都是庙门前的石狮子,谁怕谁?
“敢问先生,既然尔等对剿灭黄巾这般上心,为何午时到达肥城,不一鼓作气进驻济南,解济南百姓于倒悬,反而滞留济北裹足不前,可有图谋?”
杨弘张张口,嗫嚅不言。
杨弘当然不敢说袁术所图甚大,相干嫁祸于人的坏事,因此才暂时驻扎济北。
中尉见杨弘一时找不出借口,急得满头大汗,也不给他喘息之机,继续调侃、讥讽。
“从济北肥城,到济南历城,或东平陵,即便是幼儿,一天的时间也能到达,先生千万莫说袁将军的大军脚程不如幼儿。”
杨弘张口结舌,臊得面红耳赤,面对中尉的质问,莫能一言。
大帐里的气氛有些尴尬,站在一侧的俞涉早就看不下去了。
“就这么简单的一点事,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这帮文士,非得搬弄一番口舌,浪费口水!”
俞涉不满地瞪了一眼杨弘,心下暗暗鄙夷。
俞涉上前一步,目光冷冷盯着中尉,猛地将腰间佩剑拔出三寸,冷冷呵问。
“你就说吧,能不能再补足两日粮草?”
中尉瞅了一眼俞涉,目现一丝轻蔑,摇了摇头,这帮人,文的不成,又换武的。
“若将军有所不满,可前往昌邑,向兖州刘刺史申述,向其索粮。”
中尉已看出来了,这帮人仗着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头横惯了,以为到了什么地方都可以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全然一副无赖的架势,便不再与他们啰嗦,转身就要出帐。
“逆贼,这般无礼,来人,将其拿下,账外斩首。”
恼羞成怒的袁术再也忍不住了,猛地站起,拔出腰间佩剑,指向中尉。
中尉转身,脸上没有一丝慌乱,轻蔑地瞅向袁术。
“我济北戴氏,虽不及四世三公的袁氏,但从没有怕死之人,也没有贪生之辈,戴祈在此引颈,等袁将军来屠戮!”
济北戴氏?
杨弘闻言,暗吃一惊。
“看走眼了啊,没想到,济北国的中尉,居然是戴氏之人!”
(注:东汉王国的中尉,为一国军事首长,主掌其国治安、军事;一人,二千石,银印青绶。)
袁术可能看不上小小的地方大族戴氏,但杨弘不得不重视。
这济北戴祈,与氾昭、徐晏、夏隐、刘彬,号称“济北五龙”,若袁术敢对戴祈下手,莫说在济北待不下去,即便是青州,也难以立足。
“袁将军息怒,戴中尉也是受了济北相陈珪的指派,做不得主,粮草之事,待事后找陈珪再计较吧!”
杨弘连忙上前将戴祈挡在身后,不让进帐的士卒将其带走。
袁术见长史杨弘忽然态度大变,定然是知晓眼前这姓戴的出身背景不凡,这般一来,人肯定不能再杀人;可若就这般轻易放过戴祈,他袁术四世三公的面子往哪里搁?
望着袁术阴晴不定的眼神,杨弘知道袁术犹豫了,也知道袁术在想什么,无非就是颜面大失,下不来台呗。
“主公,不若让戴中尉回去,让陈珪补足两日军粮,否则请天子罢免他的济北相!”
袁术眼前一亮,杀人暂下不了手,但免去一个官位还是很容易的。
“若非杨长史求情,定斩尔头颅,来人,拖下去,打二十军棍,赶出军营。”
杨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