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三人出了学校。
同往常一样,米见每个星期天下午都要回家,杜双伶这次跟着去她家玩。
张宣目标明确,同两人分开后,就带着几本书一些报纸直接坐公交车去了火车站。
职工宿舍筒子楼,上到三楼,一条长长的楼道,比较昏暗,两边都是住的人家。
熟门熟路走到最右边一家,敲门。
门一开,阳云看到张宣的到来有点惊讶,因为他知道自家这位弟弟比较晕车,没事是基本不会来的。
不过惊讶归惊讶,更多的还是开心,阳云侧身放他进来就高兴问:
“你今天怎么舍得过来了?正好,等会陪我好好喝一杯,总是一个人在家都快闷坏了。”
“行啊,等会我俩好好喝一杯。只是你脚现在感觉怎么样,比以前好些了没?能大量喝酒了吗?”张宣一边换鞋,一边打量对方的左脚。
“脚还行吧,比以前好多了。我现在只要不挑担子,不上下楼梯,基本感觉没事人样。”
“那就好。”
张宣换完鞋,非常自来熟地在客厅逛了一圈,发现没人。
于是问:“今天不是星期天吗,千千怎么不在家?”
阳云倒了一杯热腾腾的茶,放他跟前:“千千今天陪你嫂子摆摊去了。”
在公交车上站了半小时,感觉口有点干,喝了小半杯润润嗓子才道:“看来嫂子最近的生意应该不错。”
“一天比一天好,确实不错。”
说起这事,阳云脸上溢满了笑意,随着摆摊挣了钱,两口子吵闹的次数又慢慢变少了,夫妻关系大有恢复到下岗前的态势。
要喝酒,必须有下酒菜才行。
张宣跑到附近的菜市场买了一些麻辣卤菜,又去卖酒的“酒馆”沽了两壶烧酒。
而家里的阳云也没闲着,趁这会功夫,炒了一盘花生米,还有一个油麦菜。
菜不贵,却都是顶好的下酒菜,两人坐在沙发上,慢慢喝了起来。
阳云绕着他那下岗的三个弟弟说了一些家常里短。
比如,有过当兵经历的老二阳华,跟随六都寨一金老板去内蒙淘金去了。
老三阳富打算在小镇上开一家电器维修店,做回老本行。
老四阳贵下岗后,跟他老婆离婚了。如今把唯一的女儿交给张茹带,他自己则和朋友去了沪市,寻求发财机会。
说完“云华富贵”的后面三个,然后阳云又说到了他自己,说到了月底就要开张的批发部,压力挺大。
阳云感慨:“你不知道,想到借钱开起来的批发部要开业了,我和你嫂子是既兴奋又忧愁。有时候担心的一整晚一整晚都睡不着,第二天起来枕头上都是头发。”
话题到了批发部,张宣就借机问:“哥,门店月底就要开张了,你们怎么还没进货,在忙什么啊?”
阳云说:“你嫂子下午到晚上要摆摊,而上午最近都在忙上忙下拉关系,为以后打通销售渠道。”
张宣又问:“那嫂子打算什么时候去进货,你们有商量没?”
阳云点点头:“进货的事情我们商量过了,你嫂子这月16号去羊城。”
自己不会来迟了吧?
忽然有个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张宣面带着疑惑进一步问:“同羊城那边联系了没,确认好了进货清单没?是直接去拿货,还是要到那边看情况再决定的?”
阳云告诉他,“我们也是第一次做这一行,而且还是跑那么远的地方。那边虽说已经联系了,但还是要去看看情况再说。”
说到这,阳云拉着张宣喝了一大口酒,又吃了点菜,才继续道:“衣服这东西不比别的,拼的就是进货眼光。不然拿回来没人要,那我们就没退路了,要知道钱都是从信用社借的呢。
所以你嫂子很慎重,一切都要到了那边才能决定,什么颜色好卖,什么款式流行,什么用料,要当面看了才心里有数。”
“是这个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钱来得都不容易,还是要谨慎点好。”张宣很认可这行事方法。
既然摸清了底,他也就不再藏着掖着,又碰一杯后,直接开门见山地讲:
“哥,我今天上门,其实是来和你们商量一件事的。”
“什么事?”阳云抬头看着他,很好奇。
张宣说:“我手里有一批衣服,质量好,价格低,款式新潮,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
阳云以为自己听错了,非常诧异地问:“你说什么?你手里有一批衣服?”
“对,我手里有一批衣服。”
“多少?”
“8.3万件。”
“多少?!!!”
“8.3万件。”
“8.3万件???万件???”
“8.3万件。”
“你?”阳云大惊,用手指在两人之间比划了下,有点失态:“你有8.3万件衣服?老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