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田伯光故意停了一下,看看下面众位将校们的反应。
要知道在中国民国成立以来多年的内战中,中国军队也有很多和猪突冲锋类似的战场突击方式,但是却不能保证在人员伤亡过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不怕流血和牺牲,继续保持完整的冲击态势。往往顺风战还能保持一定的队形和冲击力,但是一旦受到较大伤亡的时候就转头撤退甚至溃散。
即使有时在受到后方督战队枪口的威慑和驱赶情况下,不得不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硬着头皮冲锋,但是那时的士兵和军官胆气早失,个个都是胆战心惊,不可能再保持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完整的冲锋队形,心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才能保命。
这种冲锋在顺风战和优势巨大的情况下倒是能够做到一击溃敌,但是在受到较大困难阻碍和战场危机时刻,也是最需要上下一致,都能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和求胜欲望的时候,结局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而且基本都是军官带头先逃跑。即使有少数成功的例子也是侥幸成分居多。这不单是战术和训练问题,更重要的是士兵和基层军官的坚定信念和战术思想必须保持高度一致。
就好比说一只军队出现一个或一群不怕死并执行力强的军官和士兵是很常见的,但是你要一支军队从上到下都是这一类的人,在目前的中国民国时代还真做不到。只有到了红色军队开始崛起之后,在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无比忠诚的信念支持下,红色军队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比日本军队还要勇敢,还要不怕死。
日本军队这个时期能够做到是因为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以及他们对日本天皇竟似于信仰的忠诚。
这时,下面坐着的的将校们包括赵长树都在暗暗拿自己的部队和日本军队做比较,最后都不由得苦笑着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目前的晋军还真是做不到。
田伯光等下面都考虑了差不多了,又接着讲到:“ 猪突战术是日军从冷兵器时代就开始崇尚并一直沿用,至今还依然非常有效的一种突击战术,这种战术在日军近百年所经历的任何一场战争中都收到了奇效。
最著名的战例就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军队进攻俄军固守的旅顺港。俄国军队的防御十分严密,日军几次进攻都没有成功。此时俄国的增援舰队正在途中,如果战争拖延到俄军等到了援兵,那战局将会迅速逆转。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将领乃木希典指挥4万多日军上演了集体大冲锋,也就是猪突战术。
当时4万多日本士兵像野猪一样嚎叫着,端着明晃晃刺刀,不计伤亡冲锋的阵势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俄军瞬间就恐慌了,动摇了,虽然占据着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依然被日军前赴后继,毫不停歇的集团冲锋突破了阵地,日军也凭着此战的胜利,最后占领了旅顺港,打赢了日俄战争。”
这时坐在下面的周文也在思考,他之所以要田伯光讲解用后世的眼光看跟送死没什么区别的日军猪突冲锋,就是因为这种看着像是冷兵器时代的落后战术,在后来的抗战中对中国军队却是屡屡收到奇效。
后来有美国将领做出了公正的评价:“对一个猝不及防、病弱无力的人来说,野猪狂冲过来的确很危险;但对于一群弯弓搭箭的猎户来说,冲过来的野猪正好是盘中餐。”日本军队的这套战术看着已经落伍,后来在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面对美军密集而凶猛的火力也确实证明了这个论断,甚至最后日军自负了近百年的猪突战术,演变成眼看战斗失败而不愿投降的那些日本军人自杀式的玉碎冲锋。
但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就是属于“猝不及防、病弱无力的人”,而太平洋战场那些被美国规模庞大的先进工业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才是“一群弯弓搭箭的猎户”。
这时田伯光向下面众位军官提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军队的一个团,如何应对日军一个大队的猪突冲锋,等他讲解完后,可以和大家深入探讨交流。
接着,田伯光又说道:“日军进攻的第二种战术叫做迂回穿插。
日军的迂回穿插战术又分为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三种。
战略级和战役级的战术思想差不多,就是在一次大的进攻方向上投入一个师团或是加强师团从侧翼进行进攻或是对敌人进行牵制,这种模式也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战术。
我要强调说明的是战术级别的迂回穿插战术,也就是师团以下规模的战斗。当正面战场受阻,双方进入胶着态势,短时间内无法正面突破的时候,或者正面的敌军火力和兵力占据优势的时候,日军一般就会组成一支加强了更多火炮甚至坦克的混成部队,比如我刚才说的加强大队甚至是加强联队,对敌军的侧翼进行迂回并寻找突破口。
这种战术思想从日军的师团一级一直贯穿到了分队一级。也就是说,即使是日军一个分队13个人的小规模战斗,当他们发现正面受阻的情况下,一般也会分出部分由经验丰富的老兵为主的侧翼小组进行迂回攻击,而且往往都会收到奇效。
所以卑职今天逾越提醒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