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死了……死得无比的凄凉……为了避免留下首尾,尸体被浇上油,架在柴禾上,烧成了灰!
这叫死无对证……嗯,人都变成了灰灰,自然是没法对证了!
不过,在临淄举办的齐王的葬礼,却是相当的隆重,只可惜……没人守孝,没人哭灵!更重要的是,棺椁之中装着的,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不过,也没人去关心了。
风风光光的葬礼过后,袁谭代齐王发布了一道善政:将名下的全部的地产,分割成一万两千份,分别租给一万两千户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的流民……除了时地的流民,本地农家,田亩数少的,也可以认租!
租期为十年,十年过后,只要满足条件,可以续租。
在租期之内,土地上种什么,怎么种,都由承租者决定,而承租者所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每年每亩地,上缴五十斤粮食即可,至于粮食的种类不限,麦子、稷子、粟米、大豆都可以!那种桑、麻之类的,可以吗?也行!只要能交上来足够多的粮食,便行!
唯一的要求,就是前来租地的人家,家中现有的田地的亩数,必须少于二十亩,多于二十亩的,不能租!
此政一出,整个齐国一片沸腾,马上,就有无数流民,涌来,要求租地!
袁谭早有应对,在临淄城中,早已经安排了人手,备好了田亩契书,来一个,便签字画押,登名入册,再拿到属于自己的契书,接下来,便一队一队地领到原本属于齐王的那些王府庄园之中。
王府庄园,原本的庄客们,也属于无地的住户,政策在公布之前,他们便已经第一批拿地了!
经过这一轮操作,他们直接从农奴,变成了租地种田的良民,欢喜得不得了!哪还有人会去惦记曾经的主人,那个死鬼齐王?
他们现在心心念念想着的,是仗着对庄园的熟悉,他们早早地将庄园里的肥田分走了,留下次一等的地,给后来者种。
而后来者,从原本一无所有,到有了一个可以落脚生根的地方,一样也是欢欣鼓舞!
而这一切的操纵者,青州刺史袁谭,自然也是得意不已:他刚回青州时,青州民生凋敝,一方面,土地大面积撂荒,无人耕种,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流民遍地,无数躲避战乱的灾民,拖家带口地躲在城中,祈求着能躲避战乱。
如此一来,不但盘活了齐王府名下的地产,也将落荒的灾民,安顿了下来!
等齐王府的余地都分完了,还有没分到地的,便将他们编组,进驻荒废的村落,修整破败的屋舍,重建昔日的家园。
短短七天时间,在齐国下辖的六个县,流民一扫而空,共安顿了一万八千户,七万余口。
若是流民还有多,地不够分,袁谭还准备将流民引去相邻的北海国。
相比齐国这般轰轰烈烈,北海,其实也在进行着同样的事,而且有沮授的掌控下,早一步执行完毕,在齐国还在给齐王办葬礼的时候,就已经安置了一万两千多户,近五万口。
只不过,齐国死了一位国王,自然显得更加隆重!而北海国的国王,从一开始,就没反抗,齐王死后,更是无比地顺从,这一切,便显得消无声息了。
轰轰烈烈也好,悄无声息也好,瓜分国王的田地,分给无地农民,在两国已变成了既成事实,谁想要反对,不但是要面对袁谭的兵刀,还有这三万户,十二万人的仇恨。
没人愿意被这么大的仇恨惦记,所以,没人反对,至少在齐国和北海国,没人反对!
可在青州,除了有齐国和北海国两大封国外,还有一个封国:济南国!
济南国国王刘赟在得知齐国国王被黄巾贼兵杀害之后,第一时间,便以吊唁为名,派了使臣去临淄见袁谭。袁谭自然尽数推给了早已经逃到了泰山郡的藏霸:藏霸旗下收编了不少黄巾兵,可是世人皆知的,藏霸逃走后,遗留下几百黄巾余孽,难道不是很正常吗?怪就怪齐王在齐国太不得人心了,以至于黄巾攻打齐王府时,竟然有人给他们开门带路!而且,从开始到最后,四方邻舍,竟没一人伸出援手相救……
说到这里,袁谭还不忘刺激一下济南国的使臣:“听闻济南王素又贤明,在济南国,应当是深受欢迎,不会出这种事情吧!”
呃……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齐国的国王待人苛刻,齐国人对他没什么好评价,可济南国,不也一样,济南国的民众,对刘赟的好感度,难道就高?!
若是按照这个推导,岂不是意味着,济南国,也会来这么一遭?
那使臣连忙赶回济南国,将袁谭的原话,传达给了济南王刘赟,刘赟当时就乱了手脚,急不可耐地派人去城外,找到张郃的兵营,去劳军。
这次,袁谭带人从官渡撤回后,其他兵力,都带进去收拾藏霸,唯独留下了张郃这支骑兵,屯驻在济南城外,与原有的守兵一起,构成了掎角之势,以防备曹操大军东进。
不过,大半个月过去了,曹操都没有派兵过来,倒是让张郃,好好地修整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