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醒来时,君泽已经离开了。
顾玉还在奇怪他怎么会这么老实,问了岚烟才知道,君显回来了。
想到在江南一身匪气的君二叔,顾玉心思百转。
当初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江南叛乱,君二叔带的水匪功不可没。
安亲王的叛军如潮,朝廷兵马迟迟不到,她在江南搅弄风云,四处都是追杀她的人。
是君二叔收留了她和君泽。
苦守通宁县时,也是君二叔带着水匪在江南运河上形成了一道防线。
最后绍无极率大军到来,君显及时避其锋芒,隐入河畔,深藏功与名。
而那些水匪带给顾玉的印象太深了。
虽然在水匪村的时候,她的眼睛还受着伤,但是仅凭耳力,她还是听出这些水匪看似草莽,实则走路带风,举止皆有章法。
是受过军事训练才有的风姿。
顾玉听说过君显是宠妹狂魔,现如今孝悯皇后用命换来的孩子,被圣上贬为庶人,幽禁五皇子府。
君显这个暴脾气,一定忍不了。
想到君泽对圣上还留的那点子亲情顾虑,顾玉勾起唇角。
有君显在,君泽想不做出决断都难。
可怜的君泽。
顾玉有点儿心疼。
但是不多。
顾玉洗漱完后,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听闻王家有人来访。
来人正是王沛的跟班王启。
顾玉上下打量着这个人。
王启站在那里,觉得顾玉看他的眼神怎么像菜市场挑菜一样呢。
王启擦了擦额头的汗,低着头问道:“顾小公爷,我们爷遣我过来,是想让我问问,您当时为什么打他。”
顾玉没有直接回答,只道:“王公子坐下喝口茶吧。”
王启道:“当不得顾小公爷抬举,我急于回话,就不喝茶了。”
王启知道顾玉年纪轻轻就能坐稳镇国公的位置,还凭借着文翰司颇受圣上重视,让王丞相吃了好几次亏,一定是个狠角色。
王启自知他的小聪明在顾玉面前不够看的,奈何王沛是个傻缺,非要他过来。
王启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
顾玉道:“王公子这是不给我面子啊。”
王启冷汗涔涔,连忙坐下道:“不敢不敢。您叫我王启就好,当不起公子的称呼。”
顾玉并没有改口,道:“王家屹立百年,分支无数,你所在的旁支虽不及王丞相家显赫,但也不差,怎么担不起?”
王启不明白顾玉的意思,还是道:“小门小户,不敢当小公爷夸奖。”
顾玉道:“王公子背靠王家,明明能靠读书入仕,怎么跟在王沛身边做起跟班来?”
王启心里更加紧张了,看来顾玉是查过他,只是不知查到了哪种地步。
王启道:“我读书不好,入不了仕。”
实则不然,王启脑子灵活,十七岁就考中了秀才,有王家做靠山,考个举人也不在话下。
只是王丞相当年要给不争气的儿子选个伴读,就从族里挑上了王启。
王启就从旁支不起眼的王氏族人成了王沛的小跟班。
他没把王沛带的读书上进,反倒是自己跟着王沛一日日荒废学业,堕落下来。
不过福祸两依,他凭借着聪明劲儿给家里搂到了不少好处。
入仕不一定能光耀门楣,但是跟在王沛身边,倒是轻轻松松就能荣华富贵。
顾玉道:“难道王公子就想一辈子在王沛身边当个跟班?”
王启笑容僵硬了一下。
当然不是。
王沛那个傻缺,什么时候把自己作死都不知道,要不是王丞相撑着,早死了八百回了。
他早就打算再捞些钱,搂些好处,就找机会远离王沛,珍爱生命。
王启清醒得很,虽然顾玉话说得不错,他也不至于就此投靠了顾玉,做出背叛王家的事情来。
寒门对世家的抗争一直都有,但还没有哪朝哪代能战胜世家的。
在他看来,顾小公爷扶持寒门,无异于以卵击石。
王启道:“顾小公爷说笑了,我是王公子的伴读,不是跟班。”
顾玉暗想,这个王启倒是个实打实的聪明人。
顾玉不动声色道:“王公子明明能当公子,却非要当跟班,鞍前马后,小心侍奉,倒是出人意料。说好听些是跟班,说不好听些,不就是狗腿子嘛。”
屡次三番被顾玉这么说,王启再好的脾气,脸上的笑也坚持不下来了。
但是顾玉的地位远在他之上,他只能忍着。
顾玉道:“可惜,王公子分明是读书的好材料,又机警聪慧,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业。”
王启道:“顾小公爷有话不妨直说。”
顾玉却转移了话题,道:“王公子来我国公府,王丞相可知?”
王启表情僵硬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