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舰队的行动吸引楚国探子,抓捕那些行迹诡异的人。
遭到抓捕的人不一定是楚国的探子,一个个审问下来却是绝对有问题,一般是吴地某抵抗组织派来的探子,或是某个旧贵族的人。
越国灭掉吴国期间,不少吴国贵族躲进山林,后来楚军过来插一脚,搞得不少越国贵族也躲进山林,直至原军杀来并实施占领,当地的情况原本就非常复杂,原军一来就更复杂了。
并没有躲起来的旧贵族出来选择跟原国合作,他们之中不管是吴国贵族或越国贵族都只是想谋求复国,明确知道原国不可能让旧国复立,怎么可能会选择与原军合作?
说起来,越国是楚国扶持起来的一个国家,可是越国人并不那么觉得,至少在楚国将越国灭掉之后不存在任何的感恩。
当前面临吴越旧贵族制造各种麻烦的不止是原国,楚国那边也好不到哪去。
楚国倒是想要跟吴国旧贵族合作,然而吴楚之间积累了太多的仇恨,双方着实缺乏足够的互信基础,楚国那边派去寻找吴国旧贵族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失踪了。
在某一天的夜晚,程朔率师离开大江出海。
这一片出海口的位置,其实是后世南通市的位置,只不过当前还是一片汪洋。
不止南通市,好大一片在现代是陆地的地方,您目前也是海域,需要等长江不断冲刷泥沙下来,历经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慢慢才变成一块陆地。
说起来也是比较怪,长江出海口这一边形成陆地的趋势,南部比北部短却是比较宽,北部那边长但是窄。
与之相同的是黄河出海口的陆地增加数量,一样是北边增加的陆地面积为长方形,南边则是一种比较宽的扇形。
那个到底是因为什么?海水的流向导致,还是出海口的位置变更的关系?
夜间在海上航行,初次面对这种情况会让人比较慌。
有些人仅仅是在内河乘船都会心惊胆战,进入大海很快就会因为心理情绪再加上搭乘的船只不断起伏而吐得稀里哗啦。
程朔也感觉到了恶心,只是远没有要吐的程度。
大江的出海口是进入黄海区域,只不过目前它被称呼为东海。
近海的海浪其实不高,只是比内河肯定是要更汹涌一些的。
各艘大小船只之上,甲板位置并没有搭载的陆军士兵,有的只是存在水员和水军士兵。
今天是一个没有月色的夜晚,天上的星星却是极多又明亮,不至于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
站的位置太低,无法看到海面倒映星空,向陆地看去却只能瞧见一大片的黑影,看不到万家灯火。
程朔所待的船只为旗舰,一点都不想下去船舱,手扶着能扶住的位置,身躯随着船只的起伏晃着。
“战船亦装载玻璃?”程朔一手指着旗舰室的窗户,好奇地问道。
玻璃?哪个穿越者不会尝试烧玻璃呢。
只不过,智瑶没有烧玻璃出来卖。
讲实话就是春秋时代也没有那么多士绅去骗,国君卖玻璃给贵族不能用骗的方式,要不然就是纯粹在玩火,一时行骗一时爽,哪天玻璃压根不值钱的消息泄漏,结果必然会是举国哗然。
弄到举国哗然的程度?社会动荡还会是一种必然。
由国君去干该是各地揭竿而起,人臣去做准备被君王拿出来给众人泄愤,连官都不是搞行骗不用多久就会被阖家入土了。
所以,用玻璃去欺骗古人并非不行,要么一直严格把控消息,再让市面的玻璃维持在很少的数量,一旦消息泄漏或是市场玻璃数量太多,很难会有什么好下场。
原国在几年前就有玻璃,一开始是智瑶拿来赏赐给百官或贵族,后来开始发卖的价格维持在合理范围。
以前的船只,不管是哪个部位都是中空模式,没有到海上行船,很难体会到那种一旦到了夜间冷风刺骨的体验。
有条件之后,给每一艘船的舰桥室装上,不是很合情合理的操作吗?
有一点就是,装于舰桥的玻璃虽然厚度达到两厘米左右,却是并非防碎款式,遭到箭失攻击还是有碎裂的风险。
为了防止玻璃碎裂带来的附加伤害,能看到窗户内外分别有一张网格比较大铁丝网进行固定。
铁丝网?是的,原国的工匠已经研究出了拉丝技术。
如果智瑶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把锁子甲搞出来,只是智瑶并没有那么做。
智瑶为什么不搞锁子甲?有太多的原因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需不需要的问题。
相比鳞甲、札甲可能被箭失从缝隙中射入,锁子甲确实显得无隙可乘,只要箭头本身大于锁子甲的孔,会卡在上面无法继续深入。
锁子甲作为软甲,更有活动性好,防护面积比札甲大的优势。其缺陷也很明显,由于相对柔软贴身,因此对于钝击和枪剑等长兵器的穿刺都难以防御,攻击可以透过甲衣直接伤害着甲者,若是锁环不够密集的话,长刀、大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