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太没理会魏知府,只将店家的小茶点拿来吃了。
“这外面铺子里的东西怎么入得了口?我在醉香阁去摆一桌席面,然姨,去尝尝可好?那里有个大厨曾是御厨,会做您最爱的九一汤。”魏知府讨好地说。
所谓的九一汤,是分别用18种材料熬出九罐汤,每一罐里的18种材料都有不同,个个都是精品,且有价无市。
花费五个时辰,将这九罐汤熬出来后,再倒成一碗汤,撒上其他的珍品,继续熬煮十个时辰。
最终出来的就是九一汤。
想当初,永昌郡主爱喝的九一汤,在万宁城中可盘活了不少大店,只要能得永昌郡主说一声“味道不错”,这家店便会赚得盆满钵满。
那些熬煮过后剩下的材料也不会浪费,有的是人为此买单。
那些穷苦人家,买不起珍贵的药材,就会守在酒楼里,等着人家熬完九一汤后,将汤渣便宜卖出,药效虽然差了一些,但也还在。
突然听见九一汤的名字,王老太太的表情出现了片刻的恍惚。
转眼已是30余年前的事了。
“魏果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没用的。”王老太太眼中无波无澜,像是魏知府口中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半点关系,“不必再试探了。”
魏知府这才叹一口气。
他已经看出来了,如今早已是物是人非。
别说是然姨,就是现在万宁城中许多人,也不是他曾经认识的样子。
人是会长大,也是会变化的。
尤其是大昌,经历了之前10余年的动乱,凉了不少忠臣良将的心。
永昌郡主在失踪之前,大昌看起来还是欣欣向荣之态,后来永昌郡主失踪了,万宁城便一年不如一年。
甚至钦天监里面有人曾说,永昌郡主就是万宁城中的福星,有她在,整个大昌就能稳固。
她若是离去了,大昌就会分崩离析。
后来的事情仿佛印证了这一条预言,大昌内乱,皇子起兵造反,外头那些驻军乱了,过不下去的农户也纷纷揭竿起义。
好在,当时的安国公和勇国公,救出了被幽静中的太子,一路上慢慢扶持,最终平定了江山。
大昌没有分崩离析,但留在国朝中的沉疴,至今犹在。
“如今上头似乎也在查找您的消息,都已经找到一个叫南河镇的地方,我看了下,初恒兄弟被举荐的地方,好像就是南河镇的青木学堂。”魏知府看着王老太太,低声问她,“您以后有什么打算?要不要我帮忙遮掩?”
王老太太:“放心,查不到我头上去。”
别说是那些被叫过来的手下,就是让勇国公和国公夫人,两个人站在自己面前,也不一定能认出自己。
这些年来,王老太太不是没见过旧人,但真正把她认出来的,也只有眼前这个傻小子。
“那我日后,可是要对初恒兄弟有所照顾?这些年不才,混了个知府,不说别的,让初恒兄弟在这里能安安心心上学,我还是能做得到的。”魏知府又想起了王传贵在这段时间的遭遇,赶紧补充一句,“像这次的事情,以后绝不会发生了。”
王老太太对此无可无不可:“你看着办吧。”
本来,她已经想好了几种对策,来到这里后再见招拆招。
没曾想,竟遇见了这小子。
反倒免去了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