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净空掀起眼皮朝他一瞥, 他知道这人身份,心里有底,站起身回道:“正是在下。”
擎扇的书生冲他作揖, 行事稳重,面上带笑:“久仰大名,在下是太和县的刘奉诲。”
巧了,正是先前钟济德向他提过一嘴的两个天才之一。
两个人少不得来回客套两句, 原本围着刘奉诲的人群自然也跟了过来,眼睛紧盯着此处两人的动静,他们摸不清这个瘦高男子是谁, 纳闷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竟叫在丰州很受推崇的刘奉诲主动结识。
直到听闻崔净空的名字, 人群里便隐约传来窃窃私语, 有人嘴快吐露出来,原来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穷酸书生, 就是去年黔山县横空出世的案首。
按常理来说,案首虽少,但究其难度,总比不上秋闱与春闱,单单一个年轻案首自然是无法令远近诸多学子额外注意的。
本来黔山附近地处偏僻, 很少冒出一两个读书人, 传闻里崔净空十四岁仍是个目不识丁的粗鄙村人,自识字以来竟不过三年便一举夺下案首, 堪称惊才艳绝,其聪颖比之刘奉诲一流也丝毫不落下乘。
十几双眼睛望向他, 若是两人结为好友, 崔净空便算一只脚踏上刘家这条船, 兴许日后若是得了眼缘,还能借到几分刘家的助力。
然而被艳羡的崔净空脸上并没有多少喜悦,相反,他面容冷淡,甚至能从中感受到微妙的不厌其烦,好似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
——比起向一个在丰州不大不小的世家子献媚,崔净空此时腹中空空,更想吃两口饭。
刘奉诲没有介意,他这番神情却惹恼了另一个人:“摆这么大的架子——莫不是以为自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解元了?”
这声讥讽直指崔净空头上,出声走近的这人身形单薄,跟飘在半空的白纸片似的,瞧着二十岁出头,这是武安府的方辕。
此番是他第二回参加秋闱,三年前他运气不佳,被分到臭号,考到一半再撑不下去,两眼一翻被抬出来,这回才好不容易坚持下来考完。
他神情倨傲,从小锦衣玉食养大,身后跟着两个奴仆:“不过是个小地方的案首,神气些什么?当谁没考过了。”
他走到桌前,打算要好好杀一杀崔净空的锐气,然而对方跟压根没瞧见他似的径直弯腰坐下,恰好此时小二也把饭菜端上了桌,崔净空拿起筷子,一眼也不看他。
方辕脸色一时间极为难堪,读书人重面子,哪怕论辩不过,也比这样轻蔑的无视来的强。
刘奉诲为人和善,赶忙和稀泥道:“难得有缘相识,虽然八月十五月圆已过,然诗韵犹存,此番于飞云轩设宴,望崔兄今晚赏光。”
崔净空这才抬头回应他,却仍把方辕当成一个站在一旁的木桩子,置之不理。
到底是一直养尊处贵,被身边人捧在高处,没在丰州这一亩三分地受过这种气,方辕铁青着脸,径直拂袖而去。
崔净空毕竟初到陵都,他不知晓所谓的“飞云轩”虽名字清雅,蕴含一股豪气,不知道的以为是什么茶馆酒楼,然而被人提起时,总避讳莫深,后面还要追上一声尽不在言中的笑。
晚上按时走进飞云轩,一进门便是春色满屋,双臂裹着一层柔纱的女子见来人如此俊美,娇笑迎上来搂他胳膊。
崔净空闪身避开她,神情漠然,只提到刘奉诲相邀,那女子才收起婉转眼波,带他上楼落座。
刘奉诲、方辕包括在内的八个人,都是此番前来应考的年轻学子,衣着谈吐无不淡雅得体,家境殷实,见到他来,刘奉诲起身相迎,道明他的身份,在一众目光各异的注视下,崔净空淡然坐下。
席上众人正襟危坐,先是论两句诗,俄而酒酣,那点心高气傲的书生气作祟,不免高谈阔论起来,话里话外无非针砭时事,所涉及的多是波谲云诡的朝堂争斗与来年将实施下去的新政。
崔净空听得无趣,话也少,不似方辕似的口若悬河。
可他面上沉静,出口成章,且言必有中,每每切中要害,连看他不顺眼的方辕都不禁点头称是。一场饭吃下来,几个喝红脸的书生都慷慨激昂,要就地将他引为知己。
酒饱饭足之际,刘奉诲突然拍一拍手,露出一个你知我知的笑意,道:“才子配佳人,诸位慢用。”
话音刚落,几个婀娜妖娆的女子鱼贯而入,分别陪坐在每个人身边。其他人的年岁都或多或少比崔净空大些,大多数都已成婚或有通房,因而便心领神会收下了。
“别靠近我。”
崔净空本就坐在靠门的位置,其中一位女子早眼尖瞅见他这张冷清玉面,虽被不轻不重说了一句,心里却痒得更厉害。
以为是同她先前遇见的那些人一样,只当是欲拒还迎的托辞,娇嗔道:“恩客何必如此遮遮掩掩!”
于是撅着红唇,伸手朝他一扑——没扑倒,脑门上忽地被什么东西抵住,再进不得。
原是崔净空手疾眼快,一手抄起刘奉诲的扇子,将折扇的尖锐棱角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