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秦月夕说了一大串,青瑟愣是一句话也没听懂。
明明夫人说的每一个字,她都知道是在说什么。可每一句话连起来,她却完全听不懂了。
什么‘一线售卖’、‘大企业’、‘经销模式’……
这些词简直是闻所未闻。
愣了半天之后,青瑟才从吃惊中回过神来,冷冷地看着秦月夕,讷讷道:“夫人你说了半天,我一句也没听懂。”
“就是……”秦月夕略一迟疑,“我该怎么跟你解释呢,别说是你了,估计我等下进城跟钱掌柜说这些话,他也未必听得懂。”
“算了夫人,我看您也别跟我解释了,估计你就是解释一通,我也记不住。”青瑟摆摆手,然后抬手指向不远处的蔚城城门口,“咱们还是进城吧。”
“好,进城。”
耽误这么久,的确是该进城了。
秦月夕拉起缰绳,双腿夹在马腹上大喝一声,“驾!”
通体雪白的的雪兔马随即扬起马头,一声嘶鸣,然后快速朝着城门口的方向疾跑而去。
看夫人已经率先离开,青瑟也扬起小鞭子轻轻抽在马背上,驾驭这棕黄色的小马跟上了秦月夕……
千里之外。
京城。
即便是已经入了冬,京城里枝叶凋零,万木枯萎。
却依然不影响它的热闹繁华。
主城区的几条长街上都是人来人往,来往的百姓、商旅,还有坐着轿子、马车出门的管家娘子太太们,都是络绎不绝的。
只不过跟前一个多月相比,这些人已经换下了布料相对厚重的缎面的秋装,而是穿上了夹着棉花的冬衣。
尤其是家里有钱有势的高门大户的主人们,穿在身上的都是珍贵的貂皮大氅,狐狸皮的围脖等……
景安侯府。
临近冬月,景安侯府里的全体下人也要量体裁衣,做新的冬衣。
永安堂的老太太林氏,坐在一张软榻上,手里抱着一个热乎的汤婆子,穿着紫貂小袄愁眉不展的翻看这榻上的小几上的账册。
一边翻看,林氏的老脸就越发难看了,看到最后忍不住重重叹了一口气:“好个过冬啊,直接过出了平日府里头两个月的开支。眼瞅着银子就跟流水一样的花出去了,就这还只是给侯府全体上下量体裁衣,添置冬衣、炭火的钱。这还没到腊八,小年夜,赏人的时候呢。”
旁边,林氏的心腹邓嬷嬷也瞅了一样账本上记录的数字,也跟着叹口气,“
可不是吗,这上上下下七八十口人的衣裳,的确是一笔大数目。再加上各房的炭火,是得花这些数目。”
“就不能把下人再减少减少吗?”林氏看了一眼邓嬷嬷。
邓嬷嬷为难摇头:“怕是不成了。这之前咱们府里有一百一十多个伺候的呢,然后因为二小姐,还有大小姐的出嫁,已经是靠着这两个由头赶出去一些人了,若是在往下减人,旁的公侯伯府们,会笑话咱们是不是用不起下人了。如今来一个五品小官的家里面,那都是连女使婆子带护院厨子们都算上,还有个二三十个人呢。咱们若是再减人……”
邓嬷嬷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然后又马上捡好听的说:“老太太您也往好处想想,你看自从咱们大公子回来以后,这府里的日子已经好过许多了。之前亏空的那么多,如今在大公子的操持下,也慢慢填上了。大公子作画那是一绝,不少宫里的贵人,还有京城里的大户人家,都抢着买呢。”
“唉。”
林氏却不以为然,依然是叹气,“那点能顶什么事儿,最好是能有一笔几十万两的银子进来,那才能恢复咱们侯府往日荣光呢。”
邓嬷嬷也一时无言了。
想了
一会,忽然想到了什么,双眼发亮地盯着林氏,惊喜地说:“老太太还不知道吧,都怪奴婢,差点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您了。”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就是在咱们家二小姐,月朦小姐,现在怀有身孕了!”邓嬷嬷语调欢快,“太子爷知道了,高兴的很,已经赏赐许多,还允许二小姐下午回门在娘家小住几天,跟小娘和老太太好好聊体己话呢。”
“月朦有喜了?”林氏当即一愣,“这孩子倒是有几分能耐,从前在侯府里的时候,我倒是小瞧了她了,我记得太子妃嫁给太子爷都满三年了,求神拜佛,吃汤灌药的,也没见怀上一个。她倒是厉害,这才不到半年,肚子里就已经有了。”
“可不是吗!”邓嬷嬷笑得合不拢嘴,“太子爷高兴的厉害,不光赏了银子首饰,还给二姑娘置办了一些田产铺子,说是赏赐。太子妃那边,作为嫡妻大娘子,少不得也要做做样子,也是给添了一些。现在二小姐手里,可有不少好东西了。您大可以——”
邓嬷嬷故意声音拖长。
林氏何等精明,一下子就听出了重点:“你是说,我可以趁着二丫头回来,跟她要一些田产铺子?”
“怎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