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邦到达南郑后,逃跑的士兵那是不计其数。刘邦当时就郁闷了,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以前自己当亭长时,抓壮丁,有人跑,那是正常事。现在我是汉王了,居然也有人跑,这就奇怪了,刘邦实在是想不明白。
于是,刘邦命人传萧何过来,给自己做做心理辅导,结果刘邦一听傻眼了。手下说:“汉王,大事不好了,萧丞相,萧丞相,他…他跑了。”
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对手下说:“你是不是看错了?他怎么可能跑啊,你谎报军情,小心我砍了你的头。”
来报告的士兵说:“没错呀,汉王。那萧丞相是昨天夜里骑着马跑的。”
刘邦一听萧何跑了,就像傻了一样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萧何现在可是刘邦的左右手啊,他要是跑了,我当这汉王还有什么用啊。
刘邦想起几个月前萧何对他说的是何等豪迈,何等坚定。现在一看,那都是信口开河,萧何就是大骗子,天底下最大的骗子。想到这儿,刘邦突然又对手下说了起来:“所有逃跑的人,谁都可以不用追。就这个萧何,老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刘邦下了死命令了,他的下属只好卖力的出去找萧何。但是没过两天,萧何却自己回来了。刘邦见了萧何,那叫又喜又怒啊,不由分说,破口就骂:“快说,你为什么要逃啊!你死哪儿去了!你啊!”
萧何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吓了一跳,连忙解释说:“汉王,臣不敢逃啊。臣这是去追人呐。”
刘邦又说:“追人,你追谁啊?”
萧何说:“臣追的是韩信。”
刘邦一听,火更大了,啪的一声,拍案而起,再一次破口大骂:“这么多将领逃了,你不去追,偏追那个,那个什么?什么信呐,哦,你当我刘邦三岁小孩儿啊。”
萧何听了,脸上只有苦笑,只能不慌不忙地给刘邦解释:“汉王息怒,正所谓千将易得,一帅难求啊。韩信就是那国士无双的帅才啊。那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出第二个的。汉王,你如果想继续呆在汉中的话,那自然是用不上他。但如果想与项羽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天下再也没人能帮得上你的忙了。”
刘邦听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只见刘邦长叹了一口气,答非所问的说:“我也想打回去呀。你说韩信是一人才,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呢?”
现在我们来说说韩信是谁。
韩信,淮阴人(今江苏省淮安市),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年轻的时候在街上流荡,职业可以说是流浪汉。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毕竟,谁会喜欢一个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光会吃闲饭的人呢。
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以安顿下一万家。
当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看不起韩信,有一个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长那里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而不再回来。
之后,韩信来到城下的河边,希望在河边钓鱼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但是他总是钓不上,钓到小鱼还给放了。
河边的一位漂母见他一副饥饿的样子,就把自己带的饭给韩信吃。就这样,漂母漂洗了数十天的丝絮,为韩信带了数十天的饭。韩信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韩信的意思是说不会忘记漂母的恩惠,他会报答漂母的。
没想到漂母却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漂母的意思是因为可怜韩信才给他饭吃,哪里是希望得到回报啊!
“大丈夫”、“王孙”是漂母对韩信的尊称,由此可见,漂母的话语其实是暗含激励的,她希望韩信能够振作起来,有所作为!有学者考证说,漂洗丝絮在当时是一个行当,这个行当很辛苦、很劳累,经常会弄裂双手,并且也赚不了几个钱。漂母能够在收入极其微薄的情况下帮助韩信,确实难能可贵!
漂母的无私大爱不仅影响了韩信,还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历代学者多有诗文对其赞颂,历朝官府也纷纷建祠树碑以示褒扬。至今,漂母墓、漂母祠仍巍然屹立在淮安市境内,成为国内著名的母爱文化教育基地。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淮安市看看。
淮阴屠夫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戴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
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后来韩信事业发达了,找到了漂母报恩,送给了她一大笔钱财。然后又找到当年的屠夫,但是没有报仇,反而感谢他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