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刘昱两手柱在桌子上,手指插在一起形成一个三角型。
“第一批发放的粮票,分为十斤,二十斤,五十斤和一百斤。”
“其中官府提供背书,只要拿着粮票前往唐海官府指定的地方,便可以兑换粮票上等同重量的粮食。”
“之后在我们各地的商店开起来之后,也可以到我们各地的商店兑换相应粮食或者等同价值的物资。”
“其中有必要的监管,必须把价值兑换到位。”
“任何人不得从中克扣。”
贾诩听着刘昱的诉说,紧皱的眉头略微舒缓了一些,“由官府背书……严格监管兑换价值。”
“这样或许百姓们会逐渐承认粮票。”
“毕竟,我们唐海官府在监管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
“使得唐海区没有任何官吏敢于贪污和从中作梗。”
“这样粮票的信用便会逐渐提高。”
“百姓们会慢慢适应。”
刘昱继续开口道:“等待活字印刷术完成之后,便开启印制粮票工作。”
“从那时开启,我们唐海官府给所有官员,士卒以及务工人员,都用粮票结算饷钱。”
“从官员起带头作用,逐渐让唐海百姓们适应。”
“而且,我们还需要让前来跟我们做买卖的其他地方的商人,使用我们的粮票进行结算。”
“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粮票,可以利用他们手中的物资,跟我们官府兑换相应粮票,并且做到童叟无欺。”
贾诩在刘昱的诉说中逐渐展开思维。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到底家主大人是如何构思出这样庞大内容的。
刘昱虽然说的简洁,但如此考虑细致的各种条例,简直不像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严密的很!
而且,他在这其中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东西。
粮票,不是钱,甚似钱。
而且,由唐海直辖区发布,其他地方就算是有什么意见,告到朝廷或者皇帝那里去,估计家主大人也有的是办法摆平。
他越来越觉得,家主大人之前在洛阳之中弄出这个皇帝直辖区,简直是神来之笔!
有太多的好处不言而喻。
更不用说,现在皇帝仰仗的耳目蹇硕,已经是家主大人在朝中最大的眼线。
甚至还有个地位不低,掌控军队实权的曹孟德在洛阳,也能充为唐海耳目。
一文一武刚好相辅相成。
刘昱的各种安排,让贾诩赞叹连连。
简直缜密至极!
如果说这一切不是深思熟虑安排出来的,他根本就不信。
这得消耗多少思绪,才能构思的如此环环相扣?
贾诩都无法想象,这个粮票的后续还有什么更加壮阔的安排。
绝对小不了!
甚至让他觉得他现在逐渐构建起的唐海情报网,都跟这个粮票无法相比。
潜力都没有粮票来的大。
毕竟,在现在这个世道,甚至从古至今,粮食都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东西。
如果无论到了哪里粮票都能兑换成等值的粮食。
那以后这粮票也太便携了些!
他都能够想象的到,前往各地做买卖的商人们,得多么的高兴。
方便!好用!还容易携带!
怕是那些商人今后要追着使用。
更不用说,带着粮票前来唐海直辖区还可以用来结算物资。
简直前前后后都被家主大人给算计到。
贾诩一时间有些无语。
算无遗策这样的词语在他脑海里浮现而出。
“从明天开始,文和你便在唐海直辖区发布小道消息。”刘昱吩咐道。
“把官府要发行粮票的消息提前散播出去。”
“具体就是某个统领‘喝醉’酒,然后没注意场合脱口而出。”
“把大体的内容先散播出去,让直辖区内的百姓们通过暗中议论熟悉关于粮票的一些事情。”
“等到官府直接推出的时候,他们不至于半分概念都没有。”
“这叫做预热。”
“属下谨记家主大人命令。”贾诩恭敬说道。
刘昱接二连三的各种安排,已经让他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
算计这方面,他自问跟眼前家主大人不在一个层次上。
他算人算事,谋个人,谋个事。
而刘昱算的却是众人众事。
简直就不是一个级别。
“另外。”刘昱靠坐在太师椅上,翘起二郎腿继续交代道。
“小道消息中包含上涨饷钱的消息。”
“其中,官府最低级别的雇员,起饷为每月一千五百钱,折换成粮票就是一百五十斤。”
“哦?”贾诩明显一楞,“现在外面的粮食可比十钱一斤要贵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