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黎不着急出发。
吃罢了饭,她非要拽着余天到长影好好观摩一番。
长影里面搭建了不少拍摄场景,与现如今的横店差不多,只是规模要小上很多。
姜小黎的用意很明显。
她想给余天展示一下自己演戏的基本功,以此来获得更多以后或许可能得到的机会。
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
有备无患这四个字,让她做到了淋漓尽致。
“看!”
在一处室外的战壕场景附近,她换上一身碎布衣服,挎上竹篮,大声道,“我现在要表演的是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们送粮食的女兵。”
演得不错。
细节还行。
余天看罢。
连连拍手称赞。
“不错!”
他夸赞道,“不过有很多细节不到位,比如台词的设计,应该更巧妙一些,要突出在炮弹纷飞这种紧急情况下的压迫感。”
说到台词,姜小黎可是打开了话匣子。
她笑了笑,拉着余天坐到一旁阴凉树下问,“你对电影也算蛮了解嘛,那你说说,你看过的最让你记忆犹新的台词是什么?”
“记忆犹新的台词?”
余天摸着下巴想了想,问道,“你是说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都说说。”
姜小黎紧着催促,很有兴致。
“好。”
余天脱口道,“国外的话,我最喜欢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巧克力...”
姜小黎暗暗思索这句台词的意思,又问,“那国内的呢?”
“呼...”
余天深吸一口气,长长吐出,“有点长,你愿意听吗?”
当然愿意。
姜小黎觉得余天很有趣,懂得又多。
见她一直追问,余天便抬头看天,喃喃道,“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我的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这个女孩说我爱她,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
姜小黎瞬间沉默。
台词的含义她能理解。她不明白的是,余天为什么会忽然流出眼泪。
“你怎么了?”
她歪着头,皱眉问,“感觉你好像亏欠谁很多很多一样!”
“没啥。”
余天不做解释,擦了把眼角,笑道,“这部喜剧电影十分感人,我只是想起了里面的场景,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不说这些,我想问问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你看过吗?”
姜小黎回答两句,两人嘻嘻哈哈又聊了一会儿。
直至两小时后,余天觉得此时该起身出发了,便说道,“你的演技我看到了,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帮你,行了吗?走吧,时间不多,还是赶紧去研究封面要紧。”
即刻起程。
令余天出乎意料的是,姜小黎居然拥有一辆属于她自己的红色小汽车,难道是妥妥的小富婆?
看来这也是她为什么不着急赶赴火车站的原因。
她开车的技术还不差。
一路前行,风吹着她的波浪卷,掠过她美丽脸庞上的黑色墨镜,看起来,还真有点儿老香港电影中的演员,在环海公路开车兜风的感觉。
车上也是一路欢乐地聊着。
直至下午三点,两人方才将车停在市区的时装杂志社楼下。
“时装。”
姜小黎抬头看着挂在四楼上面的白底红字匾额。
“对,走吧,上楼瞧瞧。”
余天也下了车,推开楼下的门,带着姜小黎走上楼去。
八十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且电视也属于稀缺品。
所以大众获得文化娱乐资讯的媒介大多数还是报纸和杂志。
年轻人平日里除了逛街游荡去公园以外,去得最多的还是报刊亭和邮局。
如林长水所在单位也有阅览室,职工们或者工厂都可以订阅各类杂志和书刊。
姜小黎对电影狂热。
她平时看得最多的,还是影响力最为巨大的大众电影。
里面除了有国内外最新的电影动态以外,还有不少影迷寄去的‘互动来信’。
在去年。
姜小黎有幸上过两次电影封面。
但当时都是剧照。
并没有像这次一样,准备以打广告的方式来介绍最新款的羽绒服时装。
除大众电影外。
还有诸如新体育、武林、飞碟探索、读者文摘等。
读者文摘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读者前身。
后期与知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