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两汉彻底击败匈奴之后,在大漠草原新崛起,快速代替匈奴的鲜卑,鲜卑之后的柔然,柔然之后的突厥。突厥被前唐彻底击败,或降或西迁之后。草原上又崛起了回鹘。回鹘消亡之后,契丹人又兴起。等到契丹人灭亡不到百年,草原上又会诞生一个,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的民族。如果不彻底征服那片大漠草原,大齐面对不断更换的部族,永远都只能采取守势。
想要彻底的占领并守住,那片白山黑水,几乎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紧邻那片白山黑水的半岛上,还有一个面对强者,一贯的卑躬屈膝。但一旦强者衰落,立马变得贪得无厌,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一贯的首鼠两端,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时都可能背叛盟友。个子不高,战斗力更弱,但却同样一直在窥视那片白山黑水,觉得全天下所有好东西都是他们的民族。
有这个民族的存在,大齐与那些游牧骑兵作战时,非但不可能成为盟友,甚至还要防止被他们反咬一口。所以,想要彻底的吞并那片黑土地,绝非简单的出兵就行。而若是实现这个目的,需要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其中,包括战马的积蓄,粮食的积蓄,骑兵的扩充、最为关键的是,如今大齐内部的变革,虽说也见到了很大的效果,但还没有彻底的完成。
即便无论是再想趁你病,要你命,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出兵北伐,一举灭亡北辽。但现实,却是让黄琼只能依旧压制了,自己想要出兵的野心。而且不仅是黄琼,便是身为枢密使的于明远也不赞同,这个时候出兵北伐。除了进士出身的于明远,不愿意在道义上失算之外。还有一点,于明远认为眼下大齐的实力,如果靠着一两次的奔袭,削弱北辽实力倒是可以。
但是如果想要真的将北辽疆域,尤其是黄琼念念不忘的那片给黑土地,彻底的控制在手中,无论是骑兵实力,还是粮食积蓄都不足够支撑,如此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骑兵还需要扩充。更何况对游牧民族作战,不仅仅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还需要大量的财富以供军需。当年汉武帝为了剪除匈奴威胁,连年北伐。但面对行军作战机动灵活,更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
尽管削弱了匈奴的实力,迫使匈奴或是退到了漠北,或是西迁。但几十年的战争,几乎耗尽了前汉的元气。不仅付出了府库一空,百余万士卒死伤,积累下来的几十万匹战马损失余烬的代价。还使得,天下百姓不胜繁重的徭役,为了逃避徭役、兵役,以及沉重的赋税,纷纷成为流民。这还是汉武帝北伐,是建立在前汉刚刚经历文景之治,积累大量财富的基础上。
而如今的北辽,在骑兵战力上,未必能比得上当年的匈奴。但其无论是政治体系,还是军事动员体系,也更加的成熟。其所控制丁口数量,也更加的多。并且吸纳了其他民族的北辽,不仅善于野战骑兵进攻,也善于守城。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恐怕消耗的物资只能更大,而绝对不会更少。所以,在于明远看来,如果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更需要一个长久的准备。
无论是黄琼,还是于明远,都认为如今虽说大齐的火器发展很大。但若是向北辽大举进攻,骑兵才是真正的主力。如今大齐的军中,作为野战的主力,京城四大营与西京大营,共计有战马十三万匹,杂役用马四万余匹。加上边军以及北地各路卫军,以及杂役用马也不到二十万匹。而且马匹的质量参差不齐,党项马负重与冲刺能力都不错,但是却不擅长长途奔袭。
契丹马耐力好,适合长途奔袭,但负重能力不行,只能配属轻骑兵使用。但军中的战马,却偏偏以这两种战马为主。如今通过俘获的女真马,以及天竺马改良的,负重与耐力,以及冲刺能力都很不错的新马种,数量也有万余匹。但若是想要取代军中主要的党项马与契丹马,却是短时日之内想都不要想。同时陇右诸群牧监,还有存栏的党项马、契丹马三十余万匹。
战马储备数量不少,军中配备战马比例,也可以说历朝历代最高的。但若是对北辽发起大规模进攻作战,这些马匹的数量还不够。至少骑兵现在还做不到,一人双马的标准。同时军中,每年还要淘汰和更换上万匹战马。如果北伐北辽,参战的骑兵至少要做到一人双马。如今存栏的战马,便是保证现有骑兵,都尚且难以支撑。更别提,如果全力北伐骑兵还要扩充。
尽管如今在西域经略的那位安西郡王,每年都贡西域诸马万匹。但即便是加上这个数字,也不足以支撑北伐。要知道唐太宗北伐突厥时候,不仅是靠着当初唐军精锐战力,更靠着的是七十余万匹上等的战马。汉武帝连续常年北伐,征用的战马足足上百万匹。一次出战,便出动战马十七万匹。而如今大齐的存栏战马,以及骑兵配备的马匹,与这个数字还相差近半。
在于明远看来,如果黄琼决定北伐北辽。如今存栏战马,至少还需要补充二十万匹。这还不算,将军中大规模配备火炮之后,所需挽马的数量也算在内。按照军中现有配发的火炮数量,以及炮弹和装药所需补给数量,挽马的数量也要大幅度的调整。至少每门炮所需挽马的数量,在如今基础上要翻上一番。就这,在一手创建了大齐炮队的于明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