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从1900开始第776章 红袖书寓的绝活
在这时,从大幕左右通道口,各冲出了二十多位盛装姬女。
不过,她们身穿着衣衫,竟然不全是艳色女裳,而是青蓝色交加的左衽胸襟长袍。
这有点像渔夫出海时的装束。
当箫声又起,这些‘渔夫’,拉开了一张蓝色的大布,左右扯住端头,舞动起来。
一些姬女配合着这股音乐,翩翩起舞,有一种飘逸的感觉,又好像一些海鸥,在海面起舞。
因为在荆楚,鲜有人见过海,更没有看过跟海有关的舞蹈。
唯有陈天华微微一笑,因为那晚,他讲起过这种诗情画意。
那就是思绪打开,破旧立新,创意要新颖。
果然,从大幕后,走出几女,推着一只舟船外形的道具,挂着云帆,经过了舞台的蓝布飘展区域,如同一叶扁舟,行在海面。
在帆船之,一坐一站的有二女。
其站立的少女,穿着月白色软袍长裙,在十八九左右,五官秀美动人,身形娇美,正是贴身婢女玉清,手拿着长箫。
哇,原来长箫是玉清吹奏的,正是人不可貌相,陈天华暗自腹诽道。
在婢女身旁,端坐着的佳人,正是本场要演出的主角,红袖书寓头牌-鸾蓉姑娘。
她一袭缟素玄衣,浅饰一朵浮莲的图案。
纤细的腰肢,曼妙的身段,倾国倾城的容貌,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青丝秀发散开云鬓,用一根丹青色丝带松松地挽住,返璞归真,月光照射在她身,全身散着一种温润圣洁的光辉。
二女出场,并没有影响舞台的演奏,曲声、歌舞仍在继续,反而和谐地融入其。
众人见到这种特立独行的表演,眼前一亮,有一种新鲜异样的感觉。
这是鸾蓉当日夜里,听了陈天华关于舞台、歌舞的一些新颖构思、所启发,而后她大胆推翻了以前的排练,别出心裁的与歌舞结合,创作而出的。
这时,鸾蓉双手抚弦,开始弹奏古筝了。
这是她的强项。
一股洒脱飘逸的琴曲悠扬婉转地萦绕着广场,有种山风幽谷的空旷和江海席卷的波澜。
这股前奏一出,全场惊讶,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秦汉南北朝的旧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渐渐地,琴曲变得铿锵有力,苍劲悠远,仿佛如九霄玄音,充满了逍遥的味道,让人听了之后,思绪在放松,要放飞自己的心灵。
不光士子如此,那些百姓,看到了舞台,波涛翻腾,舟船大海的舞蹈,听这种音乐,哪怕不懂,却也感受到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
鸾蓉的古筝琴声很空旷、飘逸,似乎能把人的思绪勾了云霄,驰骋九天一般,再加海上弄舟的舞台视觉效果,的确给人了一种新颖和震撼。
确切来说,这创意,更贴近后世的舞台剧。
它有着强大的背景支撑,蓝色的布如大海一般,不断翻腾,如浪花在激荡。
海有帆船,船有佳人,佳人在弹琴,琴声悠扬…
这几乎成了一个无融洽的场景,定格在每个人的心。
三四十名歌姬在台上起舞,那舞姿也不是普通的歌舞,好像有一定的寓意般。
一些豪士子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听着琴声,就浮想联翩,多少算是体会到了主角要表达的东西。
这股曲调充满飘逸和苍凉,荡气回肠,已脱当世范畴。
会场下面,不论是达官贵人,豪门公子们,都被这种新颖的表达形式所打动,看得津津有味。
普通的百姓,虽然听不懂琴声的寓意,但是悠扬悦耳还是能听出来的,加之舞台的蓝布,波涛汹涌,其姬女起舞飘飘,觉得非常热闹。
在这时,鸾蓉的琴声一变,进入了《寻情》乐调。
她樱唇张启,开口演唱。
歌声一出,顿时吸引了万千听众,尤其这曲词,瞬间让场内有些学问的人,被打动了。
这种曲调和词锋,非常新颖独特,还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时间的沧桑,看尽红尘,阅尽凡事的感觉。
这种曲词,被鸾蓉的歌声唱出来,简直如天籁之音,好像从云层天外飘荡而来。
这一刻,所有的士子人们全都呆住了,仔细聆听,生怕听漏了词句。
歌声是最容易打动人的,它能沟通心灵。
好的曲调和歌声,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古今,总是能直投内心深处打动人。
鸾蓉本以琴和歌见长,现在发挥自己的擅长,没有自己跳舞,算是取长补短。
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多少听出曲词的那种淡淡感伤,还有一种超俗的感觉。
更别提那些仕子、达官贵人,他们早已入迷了。
有的坐在画舫二层的舱座上,甚至闭上眼,忽视舞台的场景,而是凭着自己的脑海思维,伴随歌声与琴曲,无边遨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