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公主和太子,领着大家大搞基础建设,就是要防患于未然。水渠建好了,百姓的在大自然面前,应对气候突变的能力变大了。福德公主和太子的仁德政令,福佑黎民,福虽未至,祸以远行。
他们的善行也感动了天上的神仙。原本要降一个月的雨,因为福德公主和太子提前做好了防范,即使再降半个月的雨,也不会造成灾难。河道连续两年清淤泥,加固河堤,建防洪坝。已经有抗击更大水量的能力。
修建河堤时,有些地方是平原,没有采石厂,砂石没有办法解决,报告福德公主和太子。
福德公主说:“丘西地区,曾经的沙砾地带,我让农民清理出的砂石,就是用作基础建设的。哪里缺大石头,石子和沙子,缺多少,报上数字。我会给他们运过去。”
福德公主又去几个矿区,把挖矿留下来的石头和石粉,收回来很多。建设河道需要水泥。
福德公主去功能面板找,是否有水泥的加工程序和设备。功能面板上的功德值有十五位数了。最近也不用升级什么,还真不知该怎么用。
很可惜,功能面板提示,没有水泥的设备。不过给了一个提示,请主人用古人的智慧解决问题。这种流传后世的工程,对后世有示范作用,水泥过早的应用会改变历史,有损功德,
叶蓁蓁觉得很有道理。他过于依赖现代技术了,利用古人的智慧,也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的。叶蓁蓁去空间查阅资料。
发现在宋代之前的建筑多用黄泥浆。到了宋代,有了石灰砂浆,到了明代用的是糯米和石灰,有的地方加了鸡蛋。大概是七成糯米,两成石灰,和一成是鸡蛋。
这样的胶合剂,非常坚固。明长城,有很多地方是应用了糯米鸡蛋砂浆,非常坚固,千年不倒。
叶蓁蓁找到了方法,去与工部中,主管水部的从五品郎中和从六品员外郎,研究一下糯米砂浆法是否适合河道修建。
因为,长城的大部分时间是干燥的,而河堤水坝,都很多时候是要长期泡在水里的。
不能轻易把没有实践证明过的方法,用于这么重要的工程上。叶蓁蓁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两位水部官员说:“建河堤要求很高的。用的是木桩做基础桩基,上面铺条石,条石上有榫卯结构,用石锭或铁锭起链接固定作用。勾入缝隙中。缝隙用桐油做粘合材料。
公主,您说的石头做主要建筑材料,然后糯米砂浆做粘合剂,我们还没用过。
不过做河堤,主要是防水,不会被泡化。我们可以试试。”
经过测试,石头没问题,就是粘合剂经过三天的浸泡,有溶解的状态。看来,这种方法用于砌墙做房屋,城池建设倒是非常可行。
叶蓁蓁问他们,现在可有大批开采石灰?
两位水部的官员说:“公主,您说的石灰,我们在一些地方见过。
当地百姓用夯土法,把红泥,石灰,砂石混合,加水,地面铺条石,上面用木板支起木盒子。将红泥,石头砂石和水的混合物,灌入木盒中。当泥土凝固了,就是夯土板。
这样的夯土板,用来做大一些的建筑是可以。要想更坚固,就是用石头,黄泥浆。
你今天提出的糯米砂石浆,代替黄泥浆,会很坚固耐久。就是成本要高出不少。
公主特意问到石灰,是有什么特俗用途吗?”
叶蓁蓁说“石灰石煅烧后变成生石灰,就是你们见到的石灰。那是一个很好的建筑材料,特别是作为勾缝的粘合剂。
将生石灰泡入水池中,反应之后,变成熟石灰,加入麻纤维,就是用麻袋麻绳撕碎了做出的纤维。用作石缝之间的粘合剂,特别坚固。不过,不适合做堤坝。
我想知道,作堤坝的材料,除了条石,榫卯结构,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利用石头,沙子,之类的东西。更便捷。”
水部两位官员对叶蓁蓁提出的技术问题,觉得可能是要提升当代建筑技术的问题,需要工部其他官员集思广益,一起研究探索。
经过工部几位经验丰富的郎中,员外郎和管事一起研究,认为石头主体材料,砂石,石灰浆作粘合,可以做堤坝的上层不经常泡水的地方,坚固性和耐久性,都比夯土,泥砖或者石头黄泥要坚固得多。
这样的方法,能节省大量人力和凿条石所用的时间。
石头的来源,叶蓁蓁负责,把各矿山的石头和丘西的砂石,运往各地的料场。
各地清理修缮河道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做灌溉渠,用的是片状石头铺设的沟渠。同样用了砂石和石灰,建设速度快,使用年限长。每年不用水渠的时候,将损坏的地方补修一下,就可以一直用下去。
叶蓁蓁想要烧砖。用大量的砖,代替石头。大凤朝的烧砖工艺还是青砖。宫殿是用青砖和打磨之后的石头砌成的。很多部分是木质结构。
叶蓁蓁要把红砖的技术传出来。
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