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宣庆殿偏殿内
萧屹川一袭黑衣懒懒的靠坐在龙椅之上,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物件摩挲着,时不时的还举起来到眼前看看。
他已经坐在这儿快一个时辰了,这一个时辰里他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就没动过。
高平站在他身侧,在他的视角中望过去,陛下手中拿的好像是一个护身符。
这时,门外进来一个小太监,跪在地上禀告:“陛下,两位丞相大人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萧屹川抬头看了一眼高平,后者立即会意:“宣两位大人进来。”
没过多大一会儿,小太监便引着两人进来了。
两人进来后,一起下跪行礼道:“参见陛下。”
萧屹川调整了一下坐姿,好让自己坐得更舒服点,手中的护身符被他揣入怀中:“免了,高平,给二位大人赐座。”
高平躬身:“诺。”随后一挥手身后的几个小太监立刻搬了椅子过去。
见两人都落座后,萧屹川看着二人:“朕请二位大人进宫的含义,想必你们也应当知晓,不如说说你们的看法,让朕参考一下。”
两人对视一眼,赵肃问道:“陛下所指可是今日梁国使臣觐见之事?”
萧屹川不客气道:“右相这话问的,不然还能有什么事?”
这话说得有些无礼,赵肃皱了下眉头,又想到陛下自小流亡,身上的市井气息重些实属正常,便忍了下去。
今日早朝之时,梁国使臣上殿要求萧屹川亲至梁国迎回靖武帝的尸骨。
靖武帝是萧屹川的父亲,在位期间被人篡夺皇位,被迫带着家人亲眷逃亡梁国,以割地厚礼许诺梁国,请求梁国出兵帮他夺回皇位。
梁国自然不愿答应,浑水哪是那么好趟的,靖武帝说得好听,回国以后若是反悔,他们大梁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于是靖武帝又带着萧屹川流亡到越国,以同样的厚礼许诺,希望越国可以帮他复位。
结果同样被拒绝,直到八年后,篡位的萧回为了一个女人派兵要与梁国开战,靖国朝臣苦劝无用,便想寻回流亡在外靖武帝。
哪知此事被萧回得知,派人先一步找到了藏身梁国的靖武帝,并将人暗杀,混乱之中萧屹川在侍卫的拼死掩护下,逃到梁国国都。
而靖国内部策划此事的一干人等,都被萧回屠杀殆尽。
如此一来在萧回执掌下的靖国势必要与梁国开战,双方国力相差无几,若要开战越国势必坐收渔利。
萧回昏庸,暴虐,不顾后果;杨垣舟却清楚此时开战对于梁国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可若要他低头向萧回的妃嫔赔罪,那更是不可能的。
就在他陷入两难之时,萧屹川的身影出现在他眼前,若是帮助萧屹川回国夺位,那么他回国登基后一定会感念梁国大恩而奉上土地厚礼。
如此一来,既没有损坏与靖国的关系,又让战时的损耗得到了补充,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他顺势答应了萧屹川的请求。
萧屹川得到杨垣舟的承诺后,又暗中与赵肃联络,说服他与自己里应外合推翻暴君。
萧回的皇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当了皇帝后又只知道纵情酒色,贪图享乐,排除异己,毫无治国之心,朝中净是些趋炎附势之辈。
这让许多的老臣看不过眼,干脆辞官归隐,赵肃就是在准备辞官时收到了萧屹川的来信,他仅仅思考了片刻,便决定答应萧屹川的要求。
皇天不负苦心人,可能萧回的荒唐连老天爷都看不过眼了,他们谋划之事竟无一点坎坷。
萧屹川带兵进宫那日,皇宫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叫喊求饶之声,所有与萧回有关之人都被诛杀,一个不留。
那一日盛安宫内血流成河,尸首遍布,篡位十年的萧回**终被诛灭,皇位又重新回到了靖武帝后代的手中。
如今萧屹川继位,尚不足月,梁国便派使臣前来讨要当初所许的厚礼。
这本无可厚非,只是有一件事,就是当初靖武帝是身死异乡,尸首尚在梁国,按道理萧屹川理应将他的尸首迎回靖国,他也正有此打算。
谁料今日早朝梁国使臣却提出,必须由萧屹川亲自去接靖武帝的尸骨回国。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朝臣们纷纷怒斥梁国无礼,然再如何愤怒事关先帝遗骸不比其他诸事,朝臣们也不敢替君王拿主意。
一国之君去往别国,还不是受邀前往,这无疑表明靖国矮了梁国一头,但先父的尸骨还在梁国他若不去,恐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若是去的话,靖国刚经过内乱,各方势力尚不平静,此时离开,恐生变故啊。
这的确是个两难的抉择,朝会上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所以散朝后,萧屹川便将左右丞相单独召来,想听听二人的看法。
“陛下,臣以为陛下不能去,靖国如今局势仍然紧张,陛下此时去梁国实在不是个好时机。”
萧屹川叹了口气:“右相的顾虑朕心里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