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新顺1730> 第七十一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1 / 3)

皇帝选的“执干戚舞”的地方,是呼伦贝尔草原附近、额尔古纳河与海拉尔河之间的一座沙俄城堡。

刘钰要带人侦查的地方有些远,考虑到罗刹人不太可能有野战兵力,他也只带了八十多人。

呼伦贝尔草原是极好的大草原,但是靠近额尔古纳河这一片,如今已经快成无人区了。

明末顺初这些年,出了太多的事。

沙俄东扩、准噶尔东侵、后金抓达斡尔人索伦人补充兵力,导致这片肥美的草原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要么南下跑了躲避沙俄;要么东进到嫩江、松花江流域;要么被后金抓去补充八旗死在了关内战场。

大顺早期也试图在这里驻扎一些人,但那时候小冰期还没过去,种粮食实在是不能收获。

无霜期太短,往往粮食还没长成,就是一场霜冻。

李过大概是前世被一些书误导了,赫鲁晓夫附体,以为玉米是神粮哪都能种,遗训指导,结果连半个玉米棒子也没收到。

达斡尔人是黑龙江流域与外东北一带为数不多种粮食的民族,大顺也试图用松花江流域的变味的府兵制在这里驻军。

但是一连几年,派去驻扎的人上下一心,把粮食种子煮熟后种在地里,年年报绝收。

他们又不傻,一点都不想在这种苦寒之地戍边,连年绝收,朝廷也会早点让他们去暖和点的地方。

直到后来有人举报,朝廷才知道煮种子的事。

但也只是稍微处置了一下,连个人头都没有。这件事也让朝廷清楚,人心不可用,非逼着他们在这里驻守,早晚要出事。

后来也试了试,就算不煮熟种子,经常是种一收二,那时候国内还有战乱,终究还是放弃了。

这几年天气渐暖,国内休养生息已久,朝廷终于有钱有人,加之俄国的黑麦传到了这里,土豆在这里也能种植,总算是可以尝试控制这里。

这片大草原游牧是可以的,但没有边军驻扎,朝廷也不放心那些蒙古部落。

趁着沙俄东扩逼的一些部落南迁、东奔,若是这时候能够控制呼伦贝尔草原,一方面可以效仿漠南分封建制改游牧为定居场牧;另一方面也可以安置分化一部分蒙古部落在这片草场,这么好的草场,谁听话分给谁。

当然,前提是这里得驻军。

哪怕依旧是种不出足够的粮食、哪怕每年还要从松花江、嫩江运粮,朝廷也是下了决心要驻军了。

在这里少花钱,将来可能就得多花钱。前朝缩边之后,连大同这样的城市都可能被袭扰屠杀,算起来还是赔钱的。前朝教训,不可不取。

本朝的教训也不能不取,不能还派达斡尔人和当地人为主了,得从内地招兵强制戍边,让他们人生地不熟,跑都没地方跑。

跟着刘钰一起来的这些人,虽然算不得内地的人,可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草原。一过兴安岭,一个个都傻了眼。

那句几乎人人会背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几乎是瞬间就涌入了每个人的脑子里,实在找不出别的词句更能描绘眼前所见的一切。

白云仿佛被蓝天染了色,挤一挤都能挤出来蓝水。半人高的草场绵延到天边,河流就像是贴在草原上的画,感觉拿手一抹就能擦掉。

“这地方,养的好马啊。”

杜锋等边军府兵忍不住赞了一句,跑到河边让马蹄踏出阵阵涟漪,毁掉了一幅静止的画卷。

这些老家或是山东、或是河南、或是荆州、或是湘南的年轻边军,从出生就没离开过如画一般的奴儿干都司了。

即便再美的画,也看厌了,偶尔听家里说起老家的事,有一种仿佛万里之外的感觉。

天朝很大,风景各异,可在这些人眼里那都是难以想象的场景。

就像是听人说起白色的黑色、又方又圆的罐子、热的叫人出汗的冷雪……从来不曾见过,又怎么能想象的出来?

刘钰纵马来到了这群人中间,饮马的时候,笑着问道:“没见过这样的草原吧?”

杜锋嘿嘿一笑,慨叹道:“也不怕大人说笑,我没见过的事可多了。”

“京城的庙会、江南的龙舟、西北的阳关、东南的园林……这些书上听过的东西,我都没有见过。小时候读咏梅诗,我就想,这梅花到底是什么样呢?”

“伙伴们就争论,有说像山楂花的,有说像是樱桃花的。还有说,梅花和梅子是一种东西,青梅煮酒论英雄的青梅,其实就是梅花结的果子……”

说起这个,其余人也都七嘴八舌地问了一些听起来奇怪的问题。

“大人,听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这橘子,到底长什么样子啊?”

“大人,这笋和萝卜是不是差不多的味道?”

“大人见过荷花莲藕吗?”

“大人见过青梅吗?”

“大人见过竹子吗?”

“大人吃过桃吗?桃子有山里红好吃吗?”

“莲蓬长得是不是跟芦苇棒槌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