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日,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电台音乐节目《柳烈的歌单》首次开播,只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变化,但却让池铭惨淡的人生里照进了一束阳光。
人生本没有奇迹,但就是这个小小改变的瞬间,让他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于是无家可归的他决定留在面包店里兼职。
秀青是这家面包店老板的女儿,父母早逝,秀青由原来在店里做学徒的陈美姐姐拉扯大,两人靠经营面包店相依为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故事自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艰辛与默默温情;
四次分离、三场重逢,冬夜走了很远的路来分享一只炉火、夏日吃了很多顿饭来交错两对目光,从红着脸躲避的距离到流着泪相爱的关系,音乐好似和风,画面犹有清香。
背负着意外的罪罚度日,抱持着命脉的负疚前行,两曲断章却能够成为对方的序曲。用豆腐推开店门,能够粘合糖浆和面粉,却融合不了去往的未来;
用学号编成密码,可以直通对方的邮箱,却无法破解各自的伤痛;在天台表白爱情,足够制造纯情与浪漫,却粉饰不出试图忘却的记忆。
为了不被夺走美好,所以需要相片来留存纪念;
为了不被制造遗憾,所以需要音乐去打开心扉。
总是温柔缱绻、和风散步的两个人,为了对方而努力奔跑的样子,就是最美好的信任。
相识就是从孤独的电台到共度的圣诞,相知就是躲藏的注视到鼻尖的亲吻,相爱就是明知是两份同样苦涩的黑咖啡,还想要给彼此塞满爱情的甜甜圈。
我爱你,就是哪怕说过千万次告别,却仍然只想与你再见。
《柳烈的歌单》故事线并不复杂,两位主角的爱情,也没有太大的戏剧张力,但整部电影却凭借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和戳中人心的种种细节,让观影的人不自觉地微笑。
“老孟,是程尔拍的吧?这风格转变挺大啊,你支招了?”
宁昊认识程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说导演的风格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但变化如此之大,还是让他大为吃惊;
“还有个副导演,白雪,也是北电导演专业的,很有才华!”
宁昊恍然道:“我说嘛,这种情感细腻、温馨的风格,不怎么像是程尔的作品,不过,拍的确实不错。”
孟轻舟微微的点点头,低声说道:“还是有些小瑕疵,留白和剪辑方面,还能处理的更好的,白雪当初的意见是对的,留白过多,很多人不一定能注意到其中的隐喻和暗示。”
“我看你才是吹毛求疵,这种类型的电影,看的就是感情的蜕变,还有男女主波折丛生、由苦转甜的过程,只要把故事讲清楚了,情感表达不浮夸,就已经在及格线以上了!”
“爱情类的电影,做导演的必须镜头感好,前半部分主角两人的相逢错过还不错,但后半部分的冲突在我看来有些牵强了,而秀青这个角色呢,可以说是片中最具生活化面貌的角色了,万倩的姐姐演的比思思更加出色,一举一动都很美,可惜程尔和白雪没有把秀青自卑、停滞不前的点更深入地刻画。”
孟轻舟毕竟看过原著,而且剧本出自他手,很多细节,他比导演更了解;
“现在是商业电影的时代,你也别要求太高,我估计这电影票房能到一亿,大哥,知足吧,你知道有多少公司羡慕万重山的人才库吗?”
电影作为最接近大众的一门艺术,商业化程度也最高。
商业自有其规律,有高峰就会有低潮。
国内电影市场经过上世纪末十年和本世纪初近十年的发展期,目前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能持续多久没人能够确定。
市场是土壤、技术是创作创新的载体、创作是要迎合市场还是引导市场?三方互为博弈。
看看目前高票房的片子就知道,即使和市场低潮期的某些作品比起来,艺术水准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随着拍摄技术的门槛不断降低,大片时代不说是终结,或者被更高新的技术垄断掣肘。观众会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当90后成为绝对话语权掌控者之后。小片和小观影厅可能会成为增长的重点。
整个时代都在变革,电影市场难免不被裹挟。看看现在网络上鸡汤文横行的现状就知道,曾经以写字艰难度日的人迎来了吸金时代。这些都有赖于新媒体的崛起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
电影呢?有那么多人想涌入影视行业寻梦,但绝大多数在苦苦挣扎。也许有一天,这些人会成为另外一批写手——以镜头语言为工具的写手。
行业不会凋落,但会以所有人都不曾预料到的面貌出现,那一天也许不会很远。
“思思,这次你保证出圈了,电影真的很好看,晚上回家,我让老孟再写一篇影评,给你添一把火,过两年要是再选什么四小花旦的,咱花自香就全包了,哈哈哈!”
“小狐,你小点声行不行,还没看完呢!”
坐在她们几位后面的小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