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宰执大宋> 第一九五章 林员外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九五章 林员外郎(1 / 2)

林员外郎看着那新垫的黄土路走了一会儿,才心满意足的放下车厢窗帘,坐回车厢内。

林员外郎刚坐下一会,忽然听到一首熟悉的诗作。

“湿尽薄衣凉欲透,田家未肯即休镰。但能粮贵还丰足,不说酸辛只说甜。”

这不正是自己的那首最得意的诗作《秋收遇雨》吗?

林员外郎不禁忙又掀开车厢窗帘,探出头去朝外车外观望。

只见从仪仗前的不远处,一直到静羌寨的门口的道路两旁,全都站满了手持书卷的童子。这些童子中不光有男孩,还有很多女孩,他们全都穿着文士长衫,身上、脸上都很干净,完全就是一个个小书生的模样。

正是这些小书生模样的童子,在那里齐声高诵自己那首得意之作《秋收遇雨》。

林员外郎这首《秋收遇雨》虽然用词朴实,没有丝毫华丽之处,诗句也简单明了,但是却是他生平所做诗词中评价最高的,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作品。

这首《秋收遇雨》是林员外郎在家丁忧时,见到老家的农人秋收时,正遇到下雨,他们为了抢收麦子,不惧风雨的情形而写。这首诗作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是是饱含感情的。

诗中把那种对农人遇雨的担忧和他们只要能保证丰收、不惧任何苦累的心理,都表达的很是丰满。这首诗是林员外郎生平最为出彩的诗作,甚至有人评价他的这首《秋收遇雨》,可以和前唐李绅的《悯农》并相争辉!

今日在这西北苦寒之地,听到连这里的童子都在吟诵自己这首诗作,林员外郎忍不住有些激动。

原来自己这首诗作的知名度如此之高啊,在这西北苦寒之地,竟然还有这么一群小小的童子是自己的拥趸!!

不行,自己一定要下车,让自己的这些粉丝亲眼见见自己,以慰他们的崇拜之心。当然,自己也顺便感受一下粉丝们的崇敬的目光。

林员外郎当下敲敲车厢,示意驭手停车。

钟浩见林员外郎忽然下车,忙下马过来陪着。

“林员外怎么不直接进寨,却突然下车了,难道是觉得下官怠慢了?!”

“没有,绝对没有,只是本官从未来过河西,想更近距离的体味一下西北的风情!”

“那下官便陪着林员外一起走走,一起体味一下!”

“甚好,甚好!”

钟浩陪着林员外郎缓步走在新垫的黄土道路上,向着数十个正在高声吟诵《秋收遇雨》的静羌寨学童走去。

林员外旁敲侧击的道:“敢问钟承事,这些童子可是静羌寨的孩子?”

“嗯,都是我们静羌寨学堂的学生!”

“啊……这静羌寨里竟然还有学堂?”

钟浩笑道:“圣人言:无文教无以兴邦。下官时刻不敢忘,力所能及之处,一定要推广支持我大宋的文教之事!”

钟浩的这回答倒是让林员外颇为吃惊。

他虽然听到这些学童高声吟诵自己的得意诗作,颇为高兴。可是心中还是知道,以自己的小小名气,不可能连这西北苦寒之地的孩童都知道的。

这些童子吟诵自己的诗作,必定是眼前这位钟承事为了迎接自己,安排出来的。他本以为这些孩子都是静羌寨里厢军的子女,随便被钟承事郎教了几句自己的诗作,来门口排队迎接自己呢。没想到这静羌寨里竟然还有学堂,这些童子真得是学童。

大宋文人对文教之事都是颇为上心的,林员外郎听说钟浩在这西北苦寒之地的一个战寨里,竟然还开设学堂,不由的有些佩服。

看来这钟承事实是我辈文人中的实干者啊,在这战乱不断的边塞苦寒之地,还不忘推广文教事情,这让林员外郎很是佩服!

林员外走到一个还梳着两只总角小男孩面前,开口问道:“娃娃,你知道你刚才背的那首诗是什么意思吗?”

那个梳着总角的童子道:“知道啊,曹先生教过我们说:这首诗说得是农人们秋收时遇到下雨的情形。诗中道出了农人们种田的不易,但只要能保证粮食丰收,再苦再累,农人们也不说苦。曹先生还说,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能够真正体会民间疾苦好人,让我们以后要多加尊敬呢!”

随即那个童子还道:“如今马上就要秋收了,希望不要下雨,不然我爹爹也要受苦受累!”

被一个总角之年的小孩用淳朴的话语夸赞,林员外郎听了,实在是心中舒服的很啊!而且这个童子还因为读自己的诗作,联想到希望不要下雨,以免自己爹爹秋收时受累,这一片孝心难能可贵啊?看来自己这首诗作还是颇有教化意义的。

“那你在学堂学习多久了?”

“半年了!”

“认识多少字了?”

“《千字文》我能全背下来,并且那里面的字全认识了!”

“那能背一段让我听听吗?”

那小童子看看钟浩这个学堂的山长,见他点头,这才开口背诵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