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找一些人就在下面赶紧的评论,只要有类似的新闻的话就在下面赶紧的评论。
抢到评论之后然后疯狂的在上面点赞,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占据到一楼的位置,人们在打开评论区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是这个,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这个事情可能还真是这么回事儿的样子。
所以说基本上这样的一个做法,就能够让这个黑变成一个灰色。
具体的评论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哎呀这个人虽然犯错了但是他工作很努力啊。
哎呀这个人虽然犯错了但是他长得很帅啊。
哎呀这个人虽然犯错了但是她以前也为我们做过不少的好事情啊。
想一想看一看,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这样的心理,就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往往记住的就是那个甜枣。
也就是说很可能记住的是这个但是后面的问题,但是后面的事情可能往往让人记得很清楚,也能够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我觉得这种情况的话应该是很常见很常见的。
当然了公关如果做到这种地步的话,到目前来说还只是一个初级的阶段,终结的阶段的话基本上就是利用一些写文章的人,让他们鸡蛋里面挑骨头。
当然我说的这个鸡蛋里面挑骨头并不是说这个骨头是一个坏的事情,恰恰相反这个骨头是一个好的事情,反而是这个鸡蛋是一个坏鸡蛋。
我就见过一个犯了一个很重的罪的明星但是公关团队为他写的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标题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不能重罚某人。
接下来就开始说了这个人虽然犯的罪是挺重的,也就是经典的虽然但是的这种题材,虽然但是的这种文体。
但是他因为有一个庞大的商业公司,所以如果让他的公司倒闭的话,会有一系列的附带的效果,也就是说会让很多人失业,理发巨大的社会问题。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仔细一听,哦你会发现这篇文章说的还挺对的,乍一听这个逻辑上还算可以。
但是这种逻辑是经不起来推敲的,你稍微一想的话你就明白了。
那按照这个逻辑的话,中国的警方也不能够抓那些贩du制du的了,因为如果抓了这样的人的话,产业链就断了呀,这个产业链上有多少的就业人员,这样的话他们也会失业呀!所以说千万不能够抓!
还有啊,那些失足女子也不能抓的,因为抓了那些女子的话他们的庞大的产业链也不行了,不但会造成这个人员的失业,而且还可能造成一些实体店倒闭,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巨大的社会问题!
听一听这两者的逻辑是不是很像呀,听一听这两者的逻辑是不是大体相同啊?
但是你为什么会觉得前者有道理,但是后面的两者没有道理呢?
很明显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对某一件事情的弱化,然后对某一件事情的高估,让人在主观的感受上可能就产生了一种错觉。
这种错觉就是一件很明显的事情,产生这种错觉就会导致觉得这个家伙说的话还挺对的,但是这个家伙说的话实在是错上加错了。
因为就那点儿公司的话其实相对于整个环境来说完全不值一提,太小看这个市场的接纳能力了,这种话也只是完完全全为了洗白罢了。
逻辑不值得一点点的推敲,就是利用了很多很多人喜欢读快餐新闻,对这件事情只是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根本不会去过多的在意这个事情。
然后改变人们心中的心态。
高级一点的就是利用原先的粉丝,欺骗一下他们的感情利用他们去做一些不花钱的事情,甚至他们在引导粉丝这样去做。
哎呀我们的爱豆都这样做了,你们的爱豆都不是也这样做吗?哎呀都不要说别人了,这个圈子里面的环境都是这样的,只是有的人查出来有的人没有查出来罢了。
听听,一下子就把矛盾转移了,多么好的一个方法,现在矛盾就直接来到了另一个明星究竟有没有这样做的地步了。
然后吵架的时候就直接不谈论原来明星的那个矛盾点了,这应该算是更高级的一种洗牌方式了。
最高级的就是淡出人们的视野圈,只在某一个小圈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这个小圈范围基本上都是支持自己的人,等到以后的风平浪静的时候,那么这件事情就会让小部分人记住大部分人都忘了。
不过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犯的错不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比如说一些刑事犯罪,至于说一些简单的道德问题来说,应该基本上都是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洗白的。
好像成为了一套流程了,我的意思就是好像成为了公关公司的一套流程,一点也没有新意,以前可能觉得这挺有新意的,但是都几年了能不能给够换一个套路啊,别人看着不烦我看着都烦了。
我说那么多我只是想说我现在其实就利用了他们公关公司最低级了一点东西,他们利用过的曾经利用过,但是现在连理都不理的一种方法。
也就是传说中的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