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中对于叶灵为首的众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加封,依然只是金银绫罗,御酒珠宝之类,这些当然都是好东西,但是对于董平张清这个级别的中层军官吸引力就已经有限了,更加不要说更高级别的呼延灼徐宁等人。
至于叶灵那简直就等于是一种侮辱了。
这让众将都是勃然大怒,朝廷数年来都无法驱除的淮西王庆和河北田虎两大贼寇,如今不到半年时间就都被他们一路扫平了,收复了无数府县领土,为何朝廷在封赏上竟然如此吝啬?这让大家如何能心服?
说到底,大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来拼命打拼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升官发财么?尤其是前者,官大了将来钱财必然多,但反之就不成立了。
此时天高皇帝远,有没有什么监军御史的,所以大家说话也就没了顾虑,董平早已经破口大骂朝廷昏暗,奸臣当道,老子不干了云云,若不是他身旁张清反应快一把拉住的话,恐怕连宋徽宗他也骂上了。
但是让众将更为愤怒的事情还在后面,朝廷不仅没有升大家的官职,甚至都没有让他们回京城夸耀一番,而是直接又一道命令下来,让他们大军再接再厉,一举讨平三大寇中的最后一寇——江南方腊。
这就等于说你立下功劳的时候却没有对应的奖赏,相反还要让你去继续干活儿,这又有几个人愿意?当下就有不少人纷纷拍桌子打算撂挑子了,绝不给那四大奸臣们当炮灰。
其实众人这次倒是冤枉了蔡京和童贯,由于王庆当年和童娇娇那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导致蔡家和童家都是颜面扫地,因此两人对王庆都是极为仇视,这次看到叶灵讨伐王庆成功,虽然没能活捉,但起码也把他灭了,两人都是长出一口气,对于叶灵都是颇为满意,自然不会来为难叶灵。
但是另外两人高俅和杨戬,看到叶灵又立功劳则是寝食难安,现在他们和叶灵等于已经结仇了,叶灵这边发展的越好,他们以后的麻烦就越大,因此他们绝不能让叶灵他们回京来受封,而是继续撺掇徽宗,让叶灵继续再立功劳,然后一并封赏。
而清流这一面的宿元景,高家以及宗泽等人,也对叶灵的统率力大为赞扬,想着他们能够趁热打铁,一鼓作气的把方腊也铲除了,因此也附议了高俅和杨戬的提议。
徽宗在这方面实在是太迟钝了,他还以为众人都是好意,都想要栽培叶灵,为他今后的升迁积累资本,因此才下了圣旨,其实他内心已经有意把叶灵提拔为未来的车骑将军并太尉,将来掌管所有禁军,只是这种话不能明说而已。
就这样,在众方的互相影响之下,最终才形成了这道奇怪的命令。
叶灵看着这圣旨也陷入了沉思,他当然知道方腊的厉害,虽然号称是三大寇,但其实方腊一方的实力远在那田虎和王庆之上,原剧情之中梁山连续扫平辽国,田虎,王庆这三处强敌都没有损失一个头领,但对付方腊的时候却是折损了六七成之多,可见方腊的强悍。
而且和见识浅薄的田虎王庆不同,方腊无疑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攻占了扬州的首府杭州之后就不再会师北进,而是开始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积极备战,为了将来更大的行动来积蓄力量,颇有点梁山的做法。
而田虎和王庆则是不停的挑衅朝廷并炫耀自己的地位,弄得不管白道和黑道不知底细的人都认为他们两家的实力更强,前途更大。
许多人都认为占据了八座府城的王庆和田虎要强于‘只’占据了六座府城的方腊,但他们却没有仔细分析过,方腊手里的那些府城,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远超前者,远的不说,光是杭州府这一处,就比南丰和威胜加起来都要富裕一些。
再加上方腊本身又利用了‘摩尼教’,宣扬明暗二宗,过去未来现在三极之说,招揽到了许多信徒,所以内部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团结性都要比田,王两家强的多,再加上他那边的百姓们对他也很是拥护,再加上拥有地利之后优势,因此要对付难度极大。
而且在叶灵看来,未来最大的潜在敌人依然是西夏,北辽和金国这三家外族,这才是涉及到汉族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和方腊这边打个你死我活的话,只会白白的便宜了那些外族。
但是毕竟如今朝廷圣旨以下,自己如果抗旨不尊的话,无论如何都是大逆不道之罪,除非叶灵打算提前曝光自己的身份,然后带人回梁山去,可叶灵对自己好容易才发展到现在的这个身份还有点不舍,不想就此抛却。
思前想后之下,叶灵还是决定先遵从旨意去见见方腊,看看这个原剧情中的最大boss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看看他们江南那边发展的到底如何,这样才能确定下来己方和他们的态度。
想到这里叶灵挥了挥手,众将马上就安静下来,哪怕是跳的最高的董平也不例外,经过晋国和楚国这连续两次战役之后,叶灵在众人心中早已经树立了莫高的威望,只要他一说话,大家无不遵从,甚至比徽宗的圣旨都好使。
看到大家都望向自己,叶灵微微一笑后徐徐道:“诸位将军,这朝廷此次的封赏却有不公之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