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父抱起双胞胎一人亲了一口。
就开始询问这两天村子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其实,宋母早就憋不住了。
闻言立马开口说道:“别的事倒是没有,不过春梅姐好像和青山大哥成了!”
闻言,宋父高兴的问道:“真的吗?要是俩人真成了,也是美事一桩啊!”
宋母回道:“好像是真的,听陈嫂子说青山大哥前天晚上下工之后拎着东西,到陈家老宅去了。”
闻言,宋父高兴的说道:“真的啊!那看来这事儿是八九不离十了。”
宋母感慨道:“是啊!如果这事真成了,那春梅姐后半辈子也算有个托付了。”
宋父接口到:“青山哥苦了一辈子,是该找个知冷知热的人疼着了。”
总之,二人就是各种相配。
而王家这边,等人群都散开后,一家人才慢慢悠悠地回了家。
因为订了亲,所以钱爱华和王大妮两个人并不需要辟嫌。
到了王家之后,二人就钻到了王大妮屋子里收拾东西。
王大妮一边收拾一边感慨“这冷不丁的要去上班了,还有些不适应呢!”
钱爱华说:“大妮儿,啥事也没有,一切有我在呢,你就放心吧!”
闻言,王大妮回道:“嗯!我知道,这次能有工作,也多亏了你们家。”
钱爱华说:“行了,你将来可是钱家媳妇,计较那么多干嘛!
不过大妮儿,等着来年你到18岁了,咱们就结婚,你说行不?”
闻言,王大妮立马羞红了脸“这事你别问我,我都听我娘的!”
见状,钱爱华高兴地道:“嘿嘿,只要你同意了,婶子那里就不是事儿!”
晚上为了避嫌,钱爱华还是去宋家留宿。
第二天一大早,钱爱华就带着收拾好行李的王大妮出发去了D市。
知道王大妮到城里去当工人了,王家人又收获了一大波羡慕嫉妒的眼神。
过了两天,宋家忽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市的电报。
宋晓玲看了后惊喜的说道:“娘,电报上说,谨言他们要来我们家过暑假!”
宋母闻言惊喜的问道:“真的吗?啥时候到啊?”
宋晓玲回到:“电报上说了,两天以后到!”
闻言宋母说到:“哎呀,那可得让你爹到时候去接人啊!”
宋晓玲说:“你放心吧娘,到时候我提醒着我爹,要是他没时间的话,就我和表哥一起去。”
宋母嘱咐到:“那也行,到时候直接在村里把牛车雇着,省着到了市里抓瞎!”
宋晓玲回到:“知道了娘,你就放心吧,你这成天忙着养鸡场的事,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
宋母点头附和“行,那你可记住了啊!”
宋父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情,直接说道:“到时候我和长山说一声,还是我去接吧!
毕竟咱们村到市里,这路太远了,要是就小玲他们两个去的话,我也不放心。”
最后这件事情定下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由宋父去接人。
第二天晚上下了工,看着没什么事儿,宋父和宋母说一声想去找陈长山聊聊天。
然后就溜溜哒哒来到了陈家。
到了陈家后,陈长山明显心情很好,见了宋父的到来,打着招呼道:“志远快进来,咱俩好好聊一聊!”
宋父进入后,二人就坐在堂屋聊了起来。
宋父先问道:“长山,你这是喝酒了,是有啥高兴的事儿?”
陈长山高兴的回道:“哈哈,志远呀,还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呀!”
宋父感兴趣的问道:“看来这真是有啥好事啊?快说说,让我也高兴高兴!”
闻言,陈长山就说了起来。
原来前两天晚上,真的是周青山提这东西去陈家提亲的。
你说提亲为什么是晚上,而不是白天?
因为现在要修建小青山水库,全村的壮劳力都很忙,所以就晚上去了。
周青山提着东西上门后,就直接道明了来意。
陈春梅可能也是觉得一直在娘家住,会给娘家兄弟们添麻烦。
本来不准备二嫁的她,也同意了这件婚事。
但是,陈家二老却有些犹豫了,因为周青山的条件在光明村来说,也算得上是不错的。
怎么就看上了自家40岁的闺女了?
要说这周青山,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
周青山,光明村本地人,今年38岁,家里父母死在了小鬼子的屠刀下。
原本有兄弟两个,为了给父母报仇,全部去参了军,弟弟战死沙场。
周青山是大哥,倒是活了下来,在部队里一直发展挺好的。
前几年,抗美援朝时被炸伤了脚,伤好了之后就跛脚了。
为了不给国家添负担,他就打了报告退